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古代四大刺客之一,“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知秀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令人发指”的意思,是指头发都竖了起来。这个成语典故,是形容一个人的行动,让一些人非常的愤怒和痛恨。
那“令人发指”的典故出自哪里呢?主人公说的又是谁?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令人发指”的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主人公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
《史记·刺客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羽声慷慨,士皆目,发尽上指观。
荆轲,又名庆轲,他为人慷慨仗义,喜欢剑术,后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剑术游说卫国的国君卫元君,不过当时卫元君对他并不感兴趣,所以就没有用他。
后来荆轲几经流转,去到燕国,不久就被田光推荐给了太子丹,并受到太子丹的器重。
此时已经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与此同时,秦国也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当时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办法,开始一步一步的消灭对手。
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被秦军攻破,赵王也被秦军俘虏,赵国土地尽归秦国所用。
胜利的秦军并没有停下征伐的步伐,而是奔赴燕国西南部的边界易水河。
秦军来势汹汹,燕太子丹非常害怕,所以就找到荆轲,让他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知道,如果自己平白无故、一无所有的去到秦国,秦王嬴政一定不会相信自己,这样的话,就根本不能接近嬴政,如此就不能刺杀他了。
想要秦王嬴政相信自己,荆轲必须有让嬴政相信自己诚意的东西,思来想去,燕太子丹和荆轲,最后决定让荆轲拿着督亢的地图,假意将督亢这个地方献给秦王。
当时燕太子丹还特意为荆轲找到了一把极其锋利的匕首,然后又在匕首上涂上毒药,这样只要伤到人,就会立即毙命。
一切都准备好后,荆轲就把匕首藏在图卷里面,然后带着督亢的地图,就要向秦国进发了。
燕太子丹和荆轲虽然为刺杀嬴政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他们心里明白,荆轲此去凶多吉少,说不定会死在秦国。
所以,燕太子丹就带着燕国大臣们,穿上白衣服,戴上白帽子,来到易水河边送别荆轲。
当时,在易水河边,高渐离击筑,荆轲拍节悲切的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又发出慷慨激昂的声调。
这时为荆轲送行的人,见荆轲唱的如此悲切激昂,一个个都瞪大眼睛,连头发都竖了起来。
这就是“令人发指”的历史典故。
当然,后来荆轲刺秦,并没有成功,而是死在了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