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的五大“都督区”分别在哪里?是如何划分的?

魏国(220年—266年)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汉末三国时期,都督一名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支大军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曹操在一统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建立持节都督﹐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区。

建安初年,曹操以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驻扎长安。建安十七年又以夏侯渊督诸军驻长安﹔建安二十一年征孙权还﹐以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建安末﹐以曹仁为征南将军﹐假节﹐屯樊城。这是后来曹魏关中﹑扬州﹑荆州三个都督区的前身。都督区的正式建立是在魏文帝曹丕称帝前夕。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魏王位﹐将魏国区域内的沿边诸州分为五个都督区。那么,问题来了,曹魏有五大“都督区”:分别为魏国镇守一方,你都知道吗?

关于都督区的划分,曹魏的情况是这样的:

一、东线,设置扬州都督区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设置扬州都督区,先后以曹休、满宠、王凌、诸葛诞、毌丘俭、王基、石苞任职。其中,曹休成为曹魏第一任扬州都督。作为东汉十三州之一,扬州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东汉末年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分别占据了扬州的部分地区。因此,对于曹魏和东吴来说,都设立了扬州这一建制。在此基础上,曹魏的扬州都督区,自然承担了进攻和防御东吴的重任。比如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休进封长平侯。当时东吴将领审德屯驻皖城,曹休将其击破,斩杀了审德,收降了吴将韩综、翟丹等人。遂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成为曹魏官职最高的武将,并且,曹休都督扬州如故。再比如满宠镇守扬州的时候,曾在合肥等地击退了孙权的进攻。

对于曹魏来说,扬州都督区原本是由曹魏宗室或者心腹势力担任的。但是,在高平陵之变和淮南三叛之后,扬州都督的人选,基本上被司马懿家族所掌控了。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举兵反抗司马氏时,以都督豫州王基兼督扬州。这种以一人兼督扬、豫,不是常见的情况,不久王基就专门都督扬州。而甘露二年,又分淮北都督区,以陈骞、卢钦、司马骏任职。设置青、徐都督区,该区都督有时合置,有时分置。合置时,以牵招、夏侯楙、桓范、胡质、胡遵任职;分置时,以臧霸、田豫都督青州,钟毓、卫瓘都督徐州。

二、南线,设置荆州都督区

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时期,荆州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一度对曹魏腹地都产生了重要威胁。所以,荆州都督区的地位,自然是非常重要的。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登基称帝后,设置荆州都督区。魏明帝太和元年,以荆、豫合置都督区。嘉平三年(251年)分置,其中都督豫州,又称都督江南。荆、豫合置时,以司马懿、王昶任职;分置时,以夏侯尚都督荆州,诸葛诞、王基、州泰、陈骞、司马骏都督豫州。

甘露四年(259年),荆州一分为二,一个荆州都督镇襄阳,以州泰、钟毓、王沈任职,又称都督江北,另一个荆州都督镇新野,以王基、陈骞任职。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曹魏历史上,司马懿和夏侯尚,无疑是最著名的荆州都督。曹魏建立后,夏侯尚和徐晃带领一部分士兵一举攻下了上庸,蜀将孟达等投降,刘封败走,夏侯尚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

而在夏侯尚之后,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兵马。在此基础上,司马懿在公元228年从宛城出发,成功平定了孟达之乱。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南线的荆州都督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支援曹魏东线、西线的作用。

三、中部,设置关中都督区

早在东汉末年,曹操以钟繇(钟会的父亲)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驻长安。黄初元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对于魏文帝曹丕来说,同时设关中都督区(关中地属司隶),以夏侯楙任职,太和二年(228年)撤销。甘露元年(256年)另置都督陇右(陇右地属雍州)一人,以后分置陇右、关中都督区。以邓艾、李允、卫瓘都督陇右。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后,关中都督的地位自然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关中都督没有直接承担防御蜀汉的重任。对于诸葛亮、姜维的进攻压力,往往被曹魏西线的雍凉都督所承担了,这也是曹魏撤销关中都督的重要原因。

四、西线,设置雍凉都督区

在汉末三国时期,雍州和凉州,主要位于今陕西省、甘肃省一带,这也是蜀汉北伐的主要进攻方向。因此,对于曹魏来说,设立雍凉都督区,可以更好地应对蜀汉大军的进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曹魏的雍凉都督,以曹真、司马懿、夏侯玄、郭淮、陈泰、司马望任职。一般都领凉州刺史,征西大将军头衔,驻武威郡姑臧县,镇守西北地区,以及曹魏的养马产地。

对此,在笔者看来,和扬州都督区一样,雍凉都督区的主将,一开始也是曹魏宗室或者心腹势力,比如曹真、夏侯玄等。但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不管是郭淮还是司马望,都是支持司马懿家族的将领。进一步来说,正是因为控制了曹魏各个驻扎重兵的都督区,这为西晋取代曹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北线,设置河北都督区

公元220年,曹丕到了皇帝,马上派人把吴质接到洛阳,任命他为中郎将,又封他侯爵,让他持节度幽州、并州的兵马。对于曹魏来说,河北都督区兼辖冀、幽、并三州的兵马,驻地在冀州。对于曹魏都督河北的将领,经常会被加封为镇北将军或者征北将军,如同曹魏扬州都督兼领征东将军一样。

虽然在汉末三国时期,河北都督区的存在感不是太强,这是因为该都督区没有直接对抗蜀汉和东吴,但是,河北都督区承担着防御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重任,所以同样关系到曹魏的安危。总的来说,对于曹魏来说,五个都督区的设置,无疑是比较合理的,可以应付来自各个方向的进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