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所作的《元日》,隐隐体现了些许孤独悲愤之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晚年时期的诗风重炼意,又重修辞,被称为“王荆公体”。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安石所作的《元日》吧。

01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欧阳修曾写诗赞道:“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对他的评价可谓很高。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实现利国利民的伟大抱负,积极响应“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置个人得失和荣誉不顾,大力实施“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失败,既有其个人原因,像毛先生所说:“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大体是说他对于整个社会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太少而又不知变通,然后急于求成,盲目实行一系列政策,最终在许多小人们的明阻暗挡之下,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才造成变法失败。

然而,最主要的失败原因,应该是王安石的变法,触及到了当时大多数官员们的利益,毕竟当时执政者都是一些“地主”,这些贵族的根本利益受到了王安石实施的“新法”的损害,当然会群起反对。在这些人员的阳奉阴违之下,许多本来有能力的实权官员消极辞官,造成当时大量职位空缺。王安石无奈之下,明知有许多才德不匹配的小人,但为了实施自己的措施,也不得不给予起用。

如果当时,王安石不是过于急切过于执拗,而那些反对的“旧派”官员,不是过于消极,双方可以平和地坐下来寻找一个相对温和的改革方法,既推进“新法”的有效实行,又保全“旧派”官员的实际利益,或许,宋朝的下场就没有这么狼狈吧。

可惜,历史不是拿来推演的。

02

公元1069年,即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着手自己的变法。这一年的春节,胸怀大志,运筹帷幄,春风得意的王安石,或许联想到将要实施的变法新气象,恢复诗人身份的瞬间,高兴地写下一首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为《元日》,明确指出写的就是中国春节。元:起首,开始。古籍《精薀》释:“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日就是中国新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但1949年之后,把元旦专门用作公历(即阳历)新年的1月1日了。

开始两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为:在隆隆作响的鞭炮声中,旧的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伴随着暖和的春风,新的一年开始缓缓降临每家每户。“爆竹”,其实古代那个时候,鞭炮并不是很普及,所以有许多人家都烧竹子,让它发出巨大声响,用来驱邪避鬼,后来才渐渐演变成为放鞭炮。“岁”,一年为岁。“除”,逝去,过去。“屠苏”,有两个意思,一为酒名,一指房屋。

最后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赶忙取下旧的桃符,喜气洋洋地换上新的桃符,喜迎新春的到来。“千门万户”,用来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新桃”“旧符”,合为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来演化为春联。

所以整首诗的解释,就应该是:

隆隆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就那么过去了,

阵阵春风吹进房屋里带来暖和的气息;

旭日东升把千家万户照耀的如此明亮,

家家户户忙着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全诗读来,语调明快,词意清浅,却隐含比较多的意象特征,需要很好地领悟。

03

在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语,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就是“屠苏”。屠苏本来有两个意思,此诗在这里都有涉及,不过,一个用的比较明显,一个使的比较隐藏。

不管是明白如话的,还是玄机暗藏的,都是为了突出诗人想要表达的初衷。

其一指的是房屋,草庵。《太平御览》引汉服虔《通俗文》:“屋平曰屠苏。”《三国志·曹真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李胜)为尹岁除,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皆用其义。本诗按照字面意思解释,春风把暖和的气息慢慢送进了居住的房屋里面。如果从这方面来讲,是说的通的,但却小视了王安石的本意。就好比“曈曈日”,即可理解太阳,更可化作王安石的志向如日。又好比“新桃”和“旧符”,即言常用的“桃符”,更可表明新人换旧人,“新法”替“旧法”,“新派”代“旧派”。

其二指的是酒名。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讲:“正月一日……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胶牙饧……次第从小起。”唐朝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这里讲到饮用屠苏酒的风俗,是说在喝的时候,与平常习惯不同,平时都是从大到少的顺序,但喝屠苏酒却是由小到大的。对于这个习俗,晋人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意思是年老者越来接近死亡,不值得庆贺应避免;而年少者茁壮成长,才应该给予庆祝,所以如此。所以宋朝苏辙才在《除日》诗中感喟:“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馀。”

在这里,王安石明面上用的是本意,解释之时也应当如此释义,但当我们知道诗人创作此诗时的背景之时,也必须注意到王安石隐藏于内部的涵义。

本诗中,作为诗人的王安石间接表达了作为改革家王安石的政治理想,借用辞旧迎新的春节表面的习俗,来表达他坚决实施变法,力行革故鼎新的决心。此时的王安石已经逐渐树立起强大的信心,再没有《夜直》里“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那种忐忑不安、瞻前顾后的思想。他就是要用一种崭新的少年气象,来代替那种陈旧的落后的老朽制度。

读罢此诗,领悟其中蕴藏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把王安石的满腔抱负,坚韧勇气,还有隐隐的些许孤独悲愤之情,尽皆体现出来,至今赏析之余,仍令人为之叹惜,更怀佩服之感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