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这是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宝钗三次叫莺儿倒茶,莺儿之所以不去,是因为她要同宝钗唱好这一出戏。
朋友提的这一个问题,发生在《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因宝钗近来病了,所以特意来到梨香院看望她;宝玉进入宝钗房间时,他们二人便互相打量了一番,最后,宝钗的目光落到了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
宝钗便说道,成日里听人说起你的玉,只是没有亲眼看看,宝玉因此,特意将通灵宝玉取了下来拿给宝钗看。
从宝玉进房间到宝钗看玉,其实是一连串的事件,因此,莺儿此时,也是带着好奇,随着宝钗一起看起了宝玉的通灵宝玉。
宝钗在欣赏通灵宝玉时,特意自言自语念了两遍,“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完之后,又特意回头看了一眼莺儿,笑到,还不去倒茶,在这里发什么呆?
莺儿这才说出,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正是因为莺儿的话,宝玉才对宝钗戴的金项圈产生了兴趣,缠着宝钗要看她得项圈。宝钗无奈,只得取下来给宝玉,还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随后,将项圈从里面大红袄里取了出来,给了宝玉。
宝玉接过来一看,果然上面有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便惊讶地说道,姐姐这八个字,倒真的与我的是一对儿。
莺儿又接话说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要刻在金器上……
没等莺儿说完,宝钗再一次提醒莺儿又去倒茶了,剩下的话才没有说完。
这个情节并不复杂,但细节却值得我们回味。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里面的几个细节。
其一:宝钗为何在看玉时两次重复那八个字,还不忘对莺儿笑?
莺儿,是宝钗的贴身丫鬟,她对宝钗身上的物品,必然是清楚的;而宝钗,对自己身上的物品也必定是清楚的,尤其是,她金项圈上的两句话。
宝钗,初来贾府,对宝玉戴的玉好奇这是很正常的,但为何在看玉的过程中,非要盯着这八个字看,并且重复了两遍。这说明,宝钗看玉,是有目的的。
而从她说完后回头对莺儿笑这个动作来看,似乎也说明了她是特意在提醒莺儿。尤其是,她说的,你不去倒茶,在这里发什么呆?也许,此时的莺儿,并未发呆,只是真的好奇,想多看几眼,直到,面对小姐的提醒,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要说点什么了。
第二:宝玉要看她的金项圈后,宝钗和莺儿的话非常有默契
正是因为宝钗的提醒,莺儿说出了这八个字同宝钗戴的金项圈上的八个字是一对儿,宝玉才产生了兴趣。于是,他缠着宝钗要看。
宝钗装出被缠不过,于是从内衣里取出了金项圈,在递给宝玉的时候,还特意说道,自己这项圈上的话,也是一个人送的,然后他们刻上去的。
当宝玉看了项圈上的话,确实发现这八个字同自己的是一对儿时,莺儿又说话了:是一个赖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刻在金器上,并且,不等她说完,宝钗就打断了她的话,让她去倒茶。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莺儿的话,是对宝钗说过的话的一种补充,宝钗说的这八个字是一个人送的吉利话,莺儿却说,这八个字是赖头和尚送的,还加了一个条件。
当然,光从这一个情节我们很难明白这里面的真相,但是,联系一些宝钗身边最亲近的人说过的话,也许,我们更容易理解宝钗同莺儿唱的这一出戏。
首先,我们来看看她母亲薛姨妈的表现。
在原文中,薛姨妈同王夫人聊天时,曾经说过,宝钗的金项圈,要捡有玉的来配。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她哥哥薛蟠的话。
宝玉挨打时,因铭烟认为蒋玉函之事是薛蟠告的状,所以当袭人问他时,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袭人,袭人听了信以为真;随后,宝钗来看望宝玉时,同样问到了宝玉被打的原因,袭人嘴快,一时将薛蟠的事说了出来。
也因此,宝钗、薛姨妈二人对薛蟠说道了一番,情急之下的薛蟠,说了一句值得回味的话:我知道,母亲曾经说过,你的金要捡有玉的来配,所以你一直留心,如今看到宝玉有玉,所以你一直护着他。
宝钗和莺儿对宝玉说的是,金项圈的八个字是赖头和尚送的;但到了薛姨妈处,那八个字已经不重要了;到了薛蟠这里,连项圈都不重要了,只是你的金要捡玉来配罢了。
因此,从这些分析来看,薛宝钗金项圈上的密码有太多的漏洞,也难怪,许多人都认为“金玉良缘”是人为的。而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宝钗同宝玉的婚姻来攀附贾府的力量,以拯救日渐衰败的薛家。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似乎更容易解释,宝玉来梨香院看望宝钗后,她们二人的行为了。
宝玉的玉,在贾府并不是秘密,而薛家同贾府的关系,她们一家知道宝玉戴的通灵宝玉上的字也不足为奇。
因此,宝钗之所以要看,不过是为了让宝玉好奇自己金项圈罢了,但如何让他主动来看,却需要一些计谋了。
宝钗以好奇心,主动提出看玉,又特意念了两遍玉上的字,并特意回头同莺儿笑,是其特意提醒;而从莺儿如此迟缓的反应来看,她似乎不是一个唱戏的好搭档。
随后,在莺儿的言语下,宝玉确实想要看金项圈了,而宝钗适时的说出这两句话是一个人送的,她让宝玉知道项圈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
但显然,莺儿接下来的话,是多余,尤其是她说,必须要刻在金器上,让宝钗的话露出了马脚。似乎,宝钗如果再不阻止,莺儿接下来连宝钗的金又捡有玉的来配这样的话都会说出来。那样的,宝钗的用意也实在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