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所作的 《于西京守岁》,传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骆宾王,字观光,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一生有颇多著作,为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做出贡献。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骆宾王所作的《于西京守岁》吧。

于西京守岁

骆宾王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年间,作者自蜀返京后不久,母亲去世,葬于水浐之滨。

虚实结合,意蕴丰富。既实写季节的变化,冬去春来,也暗喻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孤独忧郁之中忽然发觉寒冷的冬天行将结束,春天已指日可待。用词巧妙,细腻传神。“忽见”的“忽”与“方知”的“方”, 两相对照,细致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心灵的触动。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思而不得的孤独、悲苦、惆怅的情绪。诗人客居他乡,没机会与乡亲旧友相见,在京城思念得辗转反侧。此联直抒胸臆,传达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之常情。

赏析

这首抒情诗,大约作于上元(唐高宗年号,公元674─676年)年间,他自蜀返京后不久,母亲去世,葬于水滻之滨。因此诗一开始就说:“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这是指他闲居在家,很少欢宴笑语。“言宴”出自《诗经·卫风·氓》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从前无忧无虑的欢笑都已永远地逝去,此时只能孤独地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事,诗人孤傲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颔联“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既实写季节的变化,冬去春来,也暗喻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孤独忧郁之中忽然发觉寒冷的冬天行将结束,春天已指日可待。“忽见”的“忽”与“方知”的“方”,两相对照,细致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心灵的触动。而新年将至,希望萌生,这是人之常情,敏感的诗人自然也不例外。

颈联“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由大的背景回到眼前:守岁。诗人的构思精巧,词语也很新颖。上句用“寒色”写冬,已够别致,“夜将去”更是新颖。意思是“晓光”一到便是新年。

末联“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是指没机会与乡亲旧友相见,在京城思念得辗转反侧。这句直抒胸臆的结尾,传达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人之常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