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箕踞”?箕踞为什么被列为失礼之举?

箕踞是一种坐姿,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知秀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在这个以礼仪闻名的文化古国,不仅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其礼仪,我们的一言一行亦有所规范。尤其是在古代,古人连坐姿都有一套标准。若是谁箕踞而坐,那将被认为是极其失礼,并受到严厉谴责。可话说回来,就为了一个坐姿,真的至于吗?

一、何为箕踞

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不开的一个行为 。在唐代以前,“坐”有坐、跪、跽、箕踞等姿势。本来这些姿势都只是与坐时的身体姿态有关,没有什么文化意义。但随着商周以降礼仪制度的逐渐形成与规范,这些坐姿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箕踞的含义也就不再只是单纯指“臀部着地,两足前伸,两腿呈八字张开,膝盖微曲,好像簸箕一样”的动作。

具体说来,箕踞的失礼并非这个动作本身的不当。毕竟这样的姿势是极为自然而舒适的。古人认为箕踞失礼,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古人的衣着实在不适合箕踞这个坐姿。在先秦至秦汉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古人的坐具基本都是高度不超过五十厘米的低矮型坐具。“席地而坐”、“席地而卧”是中原地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选择。同时,中原地区的人们通用上衣下裳的衣物形制。人们虽也有“裤”,但这裤其实只有两个裤腿,不是今天的死裆裤。

有低矮的坐具,又有可能让人走光的衣物,如此再行箕踞之坐姿,便可能出现让自己和对面的人都尴尬的局面。且当时除了箕踞这一坐姿,还有能避免走光的跪坐之姿 。在这两者一劣一优的对比下,人们褒扬跪坐而大力贬低箕踞,也就逐渐成了社会普遍存在,乃至受到国家法度确认的现象了。

二、箕踞之典型

当箕踞被列为失礼之举,小小的一个坐姿便也有了“名留青史”的机会。事实上,历代出现了不少与箕踞有关的趣闻轶事。

《韩诗外传》记载,亚圣孟子曾因箕踞而差点失去良配。一日,孟子找上了自己的母亲,表示自己决定休掉结发之妻。孟母非常诧异,忙问儿子为何有此想法。原来,孟子的妻子当时独居别处。孟子前去探访,偶然撞见妻子在屋内箕踞而坐。箕踞是失礼的行为,这在孟子所处的时代都已经是社会的一种共识。因而孟子觉得自己的妻子失了礼,有违妇德,应当休去。

孟子的这想法有道理吗?至少逻辑上是没问题的。但孟母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件事的关键:“今汝独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此后孟子自责于自己的失礼,再也不敢同母亲说休妻之事,也就顺便保住了自己的婚姻。

深谙礼仪的亚圣都会因箕踞而闹出笑话,对中原不甚了解的外族因箕踞而反复横条于危险的边缘也就变得好理解起来了。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于高祖十一年(前196)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希望通过和平手段使南越归附大汉。结果时任南越王的赵佗夜郎自大,以为南越可以和大汉比肩,而非俯首称臣,故而以箕踞之态会见了陆贾。

一个小小的坐姿,一时间成了南越给西汉的宣战书。幸而陆贾是位沉得住气的侍者。他虽恼于赵佗的失礼,但仍旧耐心地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消解了赵佗的气焰。赵佗也终于反应过来南越和西汉的差距,迅速将坐姿从失礼的箕踞换回正常的跪坐,并连连向陆贾为自己的无礼道歉。

三、箕踞之“意外”

除了上述与箕踞有关的经典故事,秦代关于箕踞其实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闻名世界的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中,人们也发现了至少八件呈箕踞之资的陶俑。秦始皇能容忍有人在自己面前箕踞?恐怕不能。

但这几尊箕踞陶俑的出现其实情有可原。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秦虽远离中原,却也存在乐舞。《水经·渭水注》即载“秦穆公时,有箫使善吹箫,能致白鹤孔雀于亭”。至秦始皇时,这种以音乐驯化禽鸟以为宴饮助兴的活动应当仍然存在。巧的是,在秦始皇陵陪葬坑里,这几件箕踞陶俑正与青铜制的禽鸟摆件相邻。

在正式的演奏中,乐宫们的乐器多有支架,因而他们能跪坐演奏。但在日常训练时,乐宫们没有支架,得一手握琴一手奏乐。乐器此时只能倚靠在其腿上,而乐宫们也只有箕踞才能控制好琴而不耽搁训练。因而我们最终在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中见到了这么几尊“无礼”的箕踞陶俑,也见到了一副轻松悠然的乐宫驯禽图。

在今天,箕踞在某些场合中依然是不受欢迎的坐姿。但随着衣着的改变和文化的发展,孟子休妻一般的尴尬事件好歹不再上演。既继承端坐之礼,又让礼蕴含更多人性,这或许就是我们对箕踞最好的继承与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