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赏析以及其延伸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那么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⑿。

[译文]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注释]

1、孔:甚,大。

2、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

3、容:运作、形态。

4、恍惚:仿佛、不清楚。

5、象:形象、具象。

6、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

7、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

8、甚真:是很真实的。

9、信:信实、信验,真实可信。

10、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11、众甫:甫与父通,引伸为始。

12、以此:此指道。

[延伸阅读]王弼《道德经注》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孔,空也。唯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恍惚无形,不系之叹。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

以阅众甫。

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万物始也。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於无哉,以此知之也。

[延伸阅读]苏辙《老子解》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無形也,及其運而為德,則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見也。自是推之,則衆有之容,皆道之見於物者也。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道非有無,故以恍惚言之。然及其運而成象,著而成物,未有不出於惚恍者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方有無之未定,惚恍而不可見。及夫有無之交,則見其窈冥深眇,雖未成形,而精存乎其中矣。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物至於成形,則真偽雜矣,方其有精,不容偽也。真偽既雜,自一而為二,自二而為三,紛然錯出,不可復信矣。方其有精,不吾欺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古今雖異,而道則不去,故以不去名之。唯未嘗去,故能以閱衆有之變也。甫,美也,雖萬物之美,不免於變也。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聖人之所以知萬物之所以然者,以能體道而不去故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