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花》是一首宫体诗,由南北朝时期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所作,这首诗歌被称为亡国之音。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杜牧 (唐)
朝代的更替本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总要有人为国家的灭亡承担责任。我们经常说红颜祸水,由女子背上亡国的骂名。也有奸佞小人成为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毕竟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总会出现一些特例,一首无辜的曲子,也被人们扣上了“亡国之音”的帽子。这就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填词创作的《玉树后庭花》。很多人很费解,一首曲子听听也就罢了,怎么会造成亡国这样的后果呢?接下来给大家叙述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后庭花原本只是一种花的名字,后来被用作乐府诗的曲牌名。这种花鲜艳美丽,开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被古人喜爱,多用于种植在庭院之中,以供观赏。因此后庭花也和雕梁画栋的宫廷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皇宫的庭院之中也种满了这种花,陈叔宝不理政事,在诗词上的造诣却非常的出色,他创作的曲子原名叫作《玉树后庭花》,本来是一首乐府情诗,这样的靡靡之音自然是销魂蚀骨,皇帝终日沉湎其中,自然会做出很多的荒唐事。
陈叔宝懈怠朝政,整天都沉醉在后宫之中,富丽堂皇的建筑,场面盛大的聚会,甚至一场酒宴需要上千个靓丽的美女歌舞助兴。陈叔宝本人则是在几位宠妃的围绕下饶有兴致地欣赏歌姬们曼妙的舞姿和天籁般的嗓音。整个宴会君臣通宵达旦,吟诗作画,杯觥交错,整个场面看起来非常的“和谐”。奢华的生活,让陈朝君臣都享受在这种喜乐之中,对于国事置之不理,这就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穷奢极欲的一生。
隋文帝开国8年,文治武功的隋文帝杨坚,始终惦记着江南这块沃土,得知陈后主每日花天酒地、逍遥快活,便觉得“丰收”的时机已经到了。当年8月份,隋文帝下诏书细数陈后主的20大罪状,将其公示于天下。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陈后主拿到罪诏书后竟如此答复:“我自己的国家,我奢华也是我自己的事,花钱也花我自己的钱,关你什么事,瞎操心!”随手便将其丢掉,不予理睬,这种霸气恐怕只有陈后主这种“威武”只能才能做得出来。
没过多久,隋朝50万大军在杨广的带领下,分7路向江南杀来。陈后主听闻后,不但没有慌张,反而学曹孟德一般哈哈大笑起来,在场的大臣心中不解,陈后主缘何如此坦然自若?后主边笑边说:“江南是吉祥之地,龙脉的根源,自有上天庇佑,以前北齐打过3次,北周打过2次,哪次不是我们陈朝大获全胜呢?”,接着又说道:“隋朝看似气势汹汹,但是我们有长江天险为依托,我军以逸待劳便是,隋朝军队来了就相当于送死一般,何惧之有!”
结果可想而知,无人安排防御,继续纵情声色,想不到如狼似虎的隋朝大军巧过长江,直接包围了帝都。陈后主听闻后,整天抱着爱妃张丽华哭泣,十万守军不堪一击,手下亲信跑的一干二净。陈后主藏身枯井,被隋朝士兵俘虏,成为了阶下之囚。4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正式宣告结束,隋朝时代正式开启。
魏征曾经说过,“陈叔宝生于深宫之中,不知稼穑艰难。”在荣华富贵的环境下长大的陈叔宝,必然不清楚民间的疾苦,也并不清楚陈朝当时所面临的危难。这与他的父亲陈宣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当皇帝,陈叔宝更适合当一个文人雅士,治理朝政只会让他感觉到无味,诗词歌赋更能引起他的兴趣。陈叔宝十分擅长作诗,尤其最为擅长宫体诗。就是这样的情况下,陈王朝的国势一天天衰败了下来,上行下效,君臣一起沉浸在奢靡的生活中。以至于后来边情紧急,陈叔宝也与众多的文臣沉浸于宫廷生活中,并且称边关将士为匹夫之勇,这也决定了陈后主的亡国命运。
陈后主创作的《玉树后庭花》多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曲目的本身。而在于这首曲子的背后,是陈叔宝的昏庸怠政。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宫殿间的朱墙隔绝了王朝的一切不幸,生于富贵帝王家的陈叔宝并不会体味到民间的疾苦,对于他来说民间百姓的死活,国家大事都与他没有关系,他怎么可能不会成为亡国之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