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播出至第13、14集,编剧为何要安排民国戏?

电视剧《突围》在东方卫视播出第13集和第14集。在该剧的部分讨论小组当中,有观众留言称,看到后面,电视台突然换成民国戏了,自己一度以为是电视台跳台了,看到电视台的台标没有变,才知道,播放的依旧是《突围》。在一部现代剧《突围》当中,安排了时长不少的民国戏,可能会有观众不理解。编剧周梅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是如何安排这些戏份的。这场民国戏,是在第14集的第32分钟进入的。当时,齐本安已经发现了石红杏在5亿资金上的问题,并且发现了自己老同学也卷入其中,并且收受好处。面对这种情况,齐本安的顶头上司林满江,开始包庇石红杏,并且把自己的老同学带离京州。齐本安的内心,一定是有波澜的。他的这个京州中福一把手,接下来的工作,到底应该如何开展呢?

就是在乘坐的汽车上,齐本安陷入到了对于中福集团前身的回忆当中。这个曾经文宣部分的工作干事,对于中福集团的历史,当然是如数家珍的。而他对中福前身的回忆,也自然是手到擒来的。继而,便出现了这段部分观众们比较诧异的民国戏。这段戏份当中,则是中福前身的几位领导,如何举家抒难的。显然,这段民国戏旨在歌颂中福前身的几位领导人员。

而这种歌颂,对于齐本安乃至于整个的剧情,又有什么推动作用呢?一言以蔽之,向历史找力量。坐在汽车上开始回忆中福历史的齐本安,显然走到了一个职场上的岔路口。这个时候,林满江让齐本安不要搞事情,要保持京州中福的团结。而齐本安自己,却发现了京州中福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中福就没有办法实现更好的发展——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维系和大家伙的关系,还是做出水蛟龙,查清真相,天不顾敌不顾呢?

这段回忆之后,应该会给齐本安以“历史的力量”。齐本安会站到自己的道义和良心这边,而不是站到林满江、石红杏这边。因此,看似好像有点出戏的这段民国戏,在电视剧《突围》当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段民国戏,甚至于不能用简单的回忆镜头去实现,就应该用大段的内容去拍摄,去呈现,这是对历史的敬重,是男主角坚定角色行为动机的重要内容。

在《突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浓郁的“历史气息”。比如,该剧开局,便是中福集团搞几十年的大庆,安排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实现庆典。甚至于出现了不惜重金购买一辆能够反映自己运输历史的老汽车。再比如,已经播出的剧情当中,林满江斥责齐本安那个老同学的时候,也是先拿其祖上的抗战历史说事儿。这都是典型的“向历史当中找力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我在以往的影视剧评论文章当中,经常引用钱穆先生的一个观点,中国文化,不重器物,而重历史精神。《突围》当中,出现大量的具备历史气息的内容,就是典型的“重历史精神”——我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历史内容当中找精神继承和行为方式的指引。具体到《突围》当中的内容,展现中福的历史,尤其是创始人们的历史,就是要让整个的中福实现一种不忘初心的使命感。这是和我们中国文化当中重历史的精神,十分契合的。

小编剧们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智慧,这是很多青年编剧们所不具备的历史文化层次上的功底。对于我们很多观众而言,可能看电视剧就是图一个乐子,乃至于不少的青年编剧,也是这种错误的认知。而对于优秀的编剧们而言,大家搞影视剧创作,还真不是为了给观众乐子,而是通过有效的剧情故事,带来观众一种史学高度上的思考。优秀的影视,最终讲的都是“历史之精神”——当然,有的影视剧讲得比较多,跨度比较大;有的,则讲的是精准的一点。

《突围》这部电视剧,显然是“讲一点”的。周梅森通过这些民国戏,串起了对于“历史精神”的思考,不仅坚定了齐本安的角色行为动机,而且夯实了这部电视剧的历史和理论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