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出汉中能够成功,为何诸葛亮却失败了呢?

据说,北伐战争如果主帅就算是韩信,也可能失败。

我却不这样看,如果主帅是韩信的话,那么北伐战争可能成功。

凡事都是有可能的,我认为,如果韩信领导北伐战争,极有可能会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韩信出汉中能够成功,那我们就非常疑惑了,既然韩信能够成功,诸葛亮为什么成功不了?或者说诸葛亮“缺少”什么?

首先,韩信兵法卓越,而且出兵诡异,爱打敌人一措手不及。诸葛亮则是稳扎稳打。

首先我们都听过“背水一战”和“四面楚歌”这两场奇特的战争吧,这都是韩信带兵。还有偷袭占领秦地,都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韩信可谓是将孙子兵法运用的极为灵活的一个人,同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项羽耍的团团转,等到韩信带领的兵都已经打到敌人的城下了,敌人竟然还不相信,还没有收到准确消息呢。

对比之下,诸葛亮和吕他可就大不一样了,北伐战争由诸葛亮挂帅,用兵死板,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北伐似的,然后别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让他显得极为被动。为了防止兵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后兵马,粮草各种各样的准备缺一不可。

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起码保障了军队的日常所需,考虑到方方面面,这是非常好的。就算失败,也没关系,损失也不会太严重的,影响不了以后的战争。有好就有坏,因为太过有序,一切策略都暴露在敌军眼中,被敌方了解的十分透彻,虽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吧,但这也是非常不好的,没有险胜的可能,只能靠实力了,根本不会存在什么以少胜多的情况。想要战胜对方没有绝对实力根本不太可能。

其次,我们都知道外交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外交不仅是为了和平,更是为了共同发展。韩信通过外交为自己的战争增加助力,为自己赢得战争增加很多可能性。如同在袭击秦地的时候,通过外交说服其他人一起在背后偷袭项羽,然后自己成功偷袭成功。而诸葛亮就不一样了,虽然他在进行北伐战争之前,也开展了外交,但是仅仅是想赢得自己国内的平静,并没有借助外交国家的力量为自己助力,只能孤军奋战,而且没有后备力量,十分被动。

有人这时候该为诸葛亮辩解了,诸侯国那么多,当然能够很好说服了,但是诸葛亮就不行了啊,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诸葛亮想讨伐魏国,东吴也有这个想法啊,这个也是有事实依据的,东吴曾经攻打过魏国的,但是诸葛亮明显的没有利用这个事,说服东吴一起加入讨魏大军。如果成功的话,北伐战争极有可能成功的。

第三,就是心态问题了,韩信喜好功劳,打仗的时候用兵特别猛。然而反观诸葛亮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文人,又是一个贤臣,做事情有诸多考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