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曾四次北伐,前三次是在早期,当时主政的还是太皇太后与三杨,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他的最后一位北伐,是受到宦官王振蛊惑后,御驾亲征,却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正统十四年,这个时候明英宗是彻底亲政了,谁也管不了他了。太监王振权倾朝野,受到了明英宗的宠信,开始为所欲为。强敌瓦剌也逐步强大起来了,也先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还利用朝贡,骗取大明的赏赐,胃口一次比一次大,王振对此颇为不满,双方矛盾激化。
也先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王振一看,机会来了,所以他开始怂恿明英宗亲征,结果正中明英宗下怀,所以明英宗连考虑都没有,就交代完后事出征了,不过他还携带了朝廷大部分官员,给人的感觉是来度假的,结果在土木堡被人家一勺烩了,这就是土木之变。
我们知道,在土木之变后,也先继续入侵,威胁北京。吓得很多大臣把铺盖卷都收拾好了,准备难逃。不过主战派于谦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抵抗,还扶持监国做了皇帝。
守住了北京,没有造成更大的屈辱,可以说于谦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的于谦,在明英宗北伐时,为什么没有阻止呢?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于谦是明朝的主心骨。
但是土木之变之前,于谦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我们知道,在明英宗时期,于谦因为正直,不向王振低头,遭到了无情的打压,甚至还被打入死牢。虽然后来被放了出来,不过被外放了做了一名巡抚。
到了土木之变前一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这个官职说高也挺高的了,但是说低还真够低的。
至少上面还有一位上司那就是兵部尚书。当时的兵部尚书是邝埜,他是不赞成明英宗亲征的,也曾屡屡上书,但是明英宗不听。
那么,作为尚书手下的于谦,当时更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即便说了,其实也无用。
由于邝埜要随明英宗亲征,所以就让于谦代替主持兵部的日常工作。
结果在土木之变中,邝埜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