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看见这个古国名称,让人不禁会读错,同时也十分好奇这个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制度等等……高句丽的丧葬习俗十分出名,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句丽人从死亡到下葬需要三年的时间准备。“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
《三国史》对高句丽厚葬的记载十分形象,这是源于高句丽人觉得灵魂不灭,如果将好的陪葬品放入陵墓中,这样去世的人们也可以得到富裕的生活。不仅如此高句丽人从死亡到下葬需要三年的时间也是其厚葬的一个特色,和高句丽人心态的一个体现,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何高句丽需要三年的时间下葬?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从中国古代的厚葬说起,高句丽从死亡到下葬花费时长之长是为了厚葬去世的人,也就是受厚葬制度的影响和灵魂不灭迷信之说的影响。
对于丧葬这件事,历朝历代以来,都受倍受重视。不仅如此厚葬作为一种丧葬消费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那么高句丽人从死亡到下葬这三年的时间究竟为何?首先是由于高句丽人想要厚葬前人的心理,如果说三年的时间是用来厚葬去世的人,那么为何需要厚葬呢?
厚葬这一丧葬文化,从周到清历朝历代中,孝道丧葬文化的演变历程中,使厚葬成为我国古代的主流丧葬观。在这种观念下,不仅要求人在身前要对长辈尽孝,在其身后也要尽到最大的孝。
高句丽人对于丧葬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孝文化的影响之大。炫耀之风、攀比之风驱使人们进行厚葬,厚葬一定程度反映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但是在另一个角度是在此种丧葬消费下是其家庭地位和财富的展现之地。
就从炫耀之风来讲,如果晚辈对长辈进行厚葬,无论是从墓室建制或是陪葬品数量都是可观的,那么说明了其家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富裕程度,如此不仅体现了孝道同时也侧面炫耀了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之强大。
不仅如此,这种丧葬消费下攀比之风盛行,今日他人为送行自己去世的父母花费了万两的人力物力,打造一口精美的棺材,他日另外一人因此,就会花费比万两更加宏观的财力为自己的长辈送行。人与人之间的攀比,永无止境,这种行为是不值得被提倡的和被效仿的。
其次是迫于社会压力,人们维护面子进行厚葬而在这种炫耀之风和攀比之风下,“树要皮,人要脸”人们爱面子也随之体现。历朝历代,有“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动用的人力物力时间都是前所未有,更有其他帝王倾尽国力耗巨资人力去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中小阶级跟贫民迫于不厚葬即不孝,为了维护自家的孝道和面子,也不得不耗费钱财物力去置办葬礼。所以高句丽人利用三年时间不仅由于这些原因去厚葬亲人,同时也是由于灵魂不灭才有三年的时间。
除了厚葬,三年的时间更是为了让去世的人灵魂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