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这是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斯本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相。而身为楚人的李斯,之所以最终选择入秦求官,主要便是源于其以“老鼠哲学”为立身之本。
悟出“老鼠哲学”后拜师荀子,前往秦国通过吕不韦入仕
周赧王三十一年(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李斯出生于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小时候的李斯史料中并没有太多记载。随着年岁渐长,青年时期的李斯在当地做了一名掌管文书的小吏,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直到一天,李斯看到厕所里有一只老鼠在吃脏东西,受到人或狗的惊扰便逃之夭夭;之后某天又在粮仓里发现了一只老鼠在吃囤积的粟米,对人和狗根本没有畏惧之心,十分的安逸。后来,李斯便从两只老鼠的区别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这便是为人所熟知的“老鼠哲学”。
战国末期,随着世卿世禄制的逐渐崩溃,大量有识之士开始纷纷进入朝堂,追名逐利已经成为了士子阶层的一个普遍现象,悟出了“老鼠哲学”的李斯,也不愿再这么浑浑噩噩的度日。不过,当时列国虽然已经开始大量从民间选取人才,但那也需要你自身有才学,能够打动君主才行。于是,李斯便辞去了职务,踏上了求学之路。
李斯先拜著名学者荀子为师,学习帝王治国之术。学成之后,李斯开始为自己谋求立身之地,时值战国末期,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之外,其余六国早已衰败不堪,如此局势下,以“老鼠哲学”为立身之本的李斯,自然不会选择其余六国,于是便想去秦国寻求发展。
在向荀子辞行时,李斯说道,“我听说人如果遇到机会,就千万不能错过。现在秦王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人才施展抱负的好机会。如果地位卑贱,又不想着去争取功名利禄,那么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只不过白白长了一副人的躯壳罢了。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非议他人,延误功名利禄,标榜自己的与世无争,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要西行去往秦国,施展我的报复”。从这段话来看,李斯对于功名利禄可谓极度渴望。
李斯来到秦国时,恰好赶上秦庄襄王去世,嬴政刚刚继承秦王之位。由于秦始皇当时尚年幼,因此朝政大权基本被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善于寻找机会的李斯便去拜访了吕不韦。两人一番交谈之下,吕不韦对李斯很是满意,将其提拔为了郎官,由此入仕。
成功游说秦王获得晋升,上《谏逐客书》得以留在秦国
郎官作为秦王的侍从,李斯担任此职后便有了经常接触秦王的机会,虽然当时秦始皇的年纪还不算大,并未真正执掌朝政,但随着李斯接触秦始皇时间的增长,使得李斯对秦始皇的执政理念和政治理想都有所了解,而这为其日后晋升提供了可能。
随着秦始皇年岁增长,逐渐开始接触朝政,李斯也开始寻找机会对秦始皇展开游说,他表示“如今周王室和六国都已经衰弱,而秦国历经六代发展已经极为强盛,因此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要扫平六国就如同扫除灶台上的灰尘一般,一统天下、成就大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倘若错过这个时机的话,等到六国再强盛起来,采取合纵的策略,那时即使黄帝在世,也难以吞并他们了”。
李斯的这个游说之词,显然打动了秦始皇,于是秦始皇将其提拔为长史,并按照李斯的建议,暗中派人携带金银财宝对各国展开游说,收买各国实权人物,挑拨离间六国君臣关系,进一步削弱各国君臣关系,同时避免六国的合纵可能。
经过长期的挑拨离间,各国朝政愈加混乱,更从根本上消灭了六国合纵的可能性。之后,秦始皇派兵攻击各国,果然轻易取胜。眼见李斯的建议效果显著,秦始皇便又将李斯提拔为了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蕲年宫之变”爆发,嫪毐被诛除,后又牵连到了相邦吕不韦,结果吕不韦先被罢免,后被逼自尽。之后,韩国人郑国以修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实为刺探秦国情报,并使秦国劳民伤财。事发之后,因吕不韦、郑国都不是秦国人,于是秦国宗室和大臣都对秦王建议驱逐他国客卿,这就是著名的《逐客令》。
楚国出身的李斯,自然也在被驱逐之列,为了继续留在秦国,李斯便上了一封《谏逐客书》,成功劝说秦始皇撤销了《逐客令》,李斯这才得以继续留在秦国。
治国理念与始皇相合,朝堂廷辩后得以出任丞相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年),经过长达十年的灭国战争,秦始皇终于攻灭六国、统一天下。对于该如何治理这个新生的国家,秦国朝堂曾经展开过一次激烈的讨论,而正是这次廷辩,使得李斯最终登上了丞相之位。
丞相王绾当时建议秦始皇,应该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和功臣分封到燕、齐、楚等偏远地区,让他们镇守各地,以保证国家的稳定。秦始皇并未轻易决断,而是将此提议公开提出,交由大臣们进行廷议
当时,朝中大臣大多赞同丞相王绾的建议,但时任廷尉的李斯却说,“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者极多,然而最终还是逐渐疏远,相互攻击如同生死之仇。如今陛下统一天下,应该全面推行郡县制,诸子和功臣重赏便可以了,不应该再采取分封制。这样可以避免和周朝犯同样的错误,天下人也就没了异心,这才是稳定天下的好办法。”
李斯的提议与秦始皇不谋而合,秦始皇说道,“天下苦战不休,就是因诸侯林立,如今天下初定,再分封诸侯国,天下便又要陷入战乱了。想要再次获得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应该按照李斯的建议办。”
正是这次廷议之后,李斯真正取信于秦始皇,李斯不久之后便取代王绾担任了秦国丞相,权势开始达到人生巅峰。
作为法家代表人物,李斯对商鞅的功业极为敬佩,并立志想要超越,如果说商鞅改变了一个国家,那么李斯便立志要改变一个时代。
正是在李斯的辅佐下,秦始皇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在随后几年间又先后对文字、货币、度量衡、土地制度等进行了改革,并力求在文化与思想上对全国进行统一,在尝试融合失败之后,又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可以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推行的一系列新政,背后都有着李斯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