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是刘秀一战成名之战,但令刘秀拥有争夺天下资本的还是南栾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要说的是,昆阳之战,刘秀虽然有功,但刘秀不敢邀功,因为他的长兄刘縯被更始帝所杀,刘秀因为当时还不够强大,只能选择继续依附于更始帝。
《后汉书.光武帝纪》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
所以说他并未邀功,反而只能去请罪,别管自己有罪没罪,反正在那个局势下,刘秀只能坐实自己有罪,以换取时间,让自己继续发展实力,不然的话,刘秀在还没壮大前就可能被消灭了。
在得到更始帝的宽恕后,刘秀有了出使河北的机会,当时天下流传着一句童谣,得不得,在河北,古代嘛,还是比较相信这些带着预言性质的童谣的,而河北州郡大多在观望。
毕竟各方势力割据,还没有一方势力足够强大,河北州郡也不会主动投靠更始帝,因此更始帝需要派遣一人前去安抚,最终刘秀被推举出来,而出使河北州郡,也成为刘秀快速崛起的一个原因。
《后汉书.光武帝纪》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
刘秀到河北后不久,一件不利于他的事情便发生了,赵缪王之子刘林即拥戴一个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郸称帝。
其实刘秀在抵达邯郸的时候,见过刘林,但是刘秀并未采纳刘林平定河北之地的策略,在刘秀离开邯郸继续北上时,刘林扶植王朗起兵了,而且是扶立王朗为帝。
显然王朗就是刘林扶植的一个傀儡啊,但是值得也一提的是,刘林称王朗是汉成帝的后代。
《后汉书.光武帝纪》林于是乃诈以卜者王郎为成帝子子舆,十二月,立郎为天子,都邯郸,遂遣使者降下郡国。
这个其实没有充足证据能够证明王朗身份的,但乱世之中,这个真假难辨的身份也就足够了。
而刘林起事,刘秀就难受了啊,这显然王朗集团是要控制河北州郡的,王朗是称帝了,因此和更始集团断无任何和平共处的可能,既然如此,代表着更始集团的刘秀已然成为王朗集团的大敌。
而起在邯郸起事的王朗集团,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断了刘秀的退路。
更令刘秀尴尬的是,北方的刘接也起兵响应。
《后汉书.光武帝纪》二年正月,光武以王郎新盛,乃北徇蓟。王郎移檄购光武十万户,而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转相惊恐,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
刘秀是奉命出使河北州郡的,主要目的是拉拢安抚,并不是去征讨的,因此所带兵力不多,更何况更始帝也不会让刘秀统领大军前往。
因此刘秀得知王朗称帝,兵力强盛,只能继续往北走,说是北徇蓟地,说不好听些,就是北逃,躲避王朗的锋芒啊,可是没想,蓟地的刘接起兵响应刘林了。
结果就是,刘秀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困境。
《后汉书.耿弇传》闻邯郸兵方到,光武将欲南归,召官属计议。弇曰:“今兵从南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公之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
当时刘秀已经准备找机会南归了,毕竟以他带出的兵力,是很难抵御刘林刘接两个方向的夹击的,总不能每一次都寄希望于刘秀打赢一场以少胜多,兵力相差悬殊的战争吧。
是耿弇留下了刘秀,当然让刘秀安心的还是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两郡可以为刘秀提供万余精骑,在古代战争中,能够拥有这么一直成规模的骑兵部队,是绝对有机会逆风翻盘的,后面的南栾之战,刘秀也是靠骑兵,一举击败王朗军队的。
《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亦遣尚书仆射谢躬讨郎,光武因大飨士卒,遂东围巨鹿。
同时更始集团也是没闲着,既然王朗已经称帝,那么双方之间的争斗是在所难免了,更始集团势必要趁着王朗起事之初,还没有那么强大,便灭了对方,因此谢躬率军,兵锋直指邯郸。
局势变化就有意思了,刘秀虽然处于王朗集团的夹击当中,但是在邯郸的王朗也是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在打法上,刘秀是率军东下,直取邯郸,而王朗则是在南线挡住谢躬,主力北上,企图灭了刘秀,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地盘连成一片。
《后汉书.光武帝纪》王郎守将王饶坚守,月余不下。郎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救钜鹿。
刘秀和王朗的主力兵团会战于巨鹿,守将王饶本可坚守,挫刘秀锐气,再图反击, 王饶原本做得可还不错,刘秀兵临城下,却无法攻下巨鹿,时间是站在王饶这一方的。
不知是王朗催促,还是王饶大意恋战,竟然出城和刘秀作战,结果悲催了。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王郎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救巨鹿,秀逆战于南栾,不利。景丹等纵突骑击之,宏等大败。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逆战于南栾,斩首数千级。
出城作战的王朗军被刘秀的骑兵击败,刘秀此战斩首数千级,败退的王饶从此之后就龟缩在巨鹿城内了。
之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刘秀只留下少数部队在巨鹿城下,大部队绕过巨鹿,直扑邯郸,而王朗集团的主力大部分在巨鹿,毕竟王朗原本的计划就是先行击败北线的刘秀啊。
可是王饶败退巨鹿城内后就不出来了,坐视邯郸被围攻,直至王朗败亡。
可以说南栾之战是刘秀击败王朗的关键,而此战也成为一个跳板,加速了刘秀的崛起,此后,刘秀和真定王刘杨联盟,和更始政权决裂,并且击败了河北之地的铜马、尤来等农民军,实力大增。
凭此,刘秀才有底气即位称帝,开始了对各方势力的征伐,并且实现了东汉的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