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是如何对待李林甫的?他们是狼狈为奸的关系吗?

宦官高力士与奸相李林甫都唐玄宗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宦官高力士的历史评价毁誉参半,毁的方面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几个坏蛋在他的关照下成长了起来,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导致了大唐一蹶不振。其中最重要,也是头一个坏蛋就是奸相李林甫。其实,这么大一定帽子扣到高力士头上,其实他很冤枉。

先来说说李林甫升迁的事情:

关于李林甫的升迁,有三个关键词:宗室之后、不学无术、善于钻营。

首先,李林甫虽是宗室之后,玄宗族叔,但传到他这一代已很疏远,通过荫庇只得了个“千牛直长”,也就是个禁军侍卫,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其次,表弟喜得贵子,李林甫将“弄璋之喜”的璋字,竟写成了“獐”,本象征美玉,结果成了祝福人家的儿子是个野兽。以这样的学识,参加科举就算了吧。

所以,只剩下钻营一道。但在这个方面,李林甫有过人的天赋。通过他的舅舅,玄宗宠臣姜皎,结交了很多贵人,比如当时的宰相源乾曜。还结交了很多宦官,巴结上了当时的后宫之主武惠妃。李林甫看准了武惠妃软肋,以支持她的儿子,寿王李瑁当太子为代价,换取了武惠妃的支持。

而高力士在其中的作用很有限,很间接。当年高力士犯错,被女皇武则天赶出后宫,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在姑姑面前说尽了好话,才使高力士重新回宫。

高力士很讲义气,对武三思一家感恩戴德,有求必应。而巧的是,武三思的女儿竟是李林甫的情人!已是半老徐娘的武氏,被李林甫的花言巧语冲昏了头,死乞白赖求着高力士在皇帝面前为李林甫说句话。

然而高力士虽讲义气,但更有原则与底线,为国举贤的事情他干过不少,而李林甫怎么看也不贤,所以不能举。但他又抹不开武家的面子,便提点武氏说,韩休马上就要当宰相了。

李林甫心领神会,立即奔到韩休府上献殷勤,弄的韩休云里雾里,但没过几天,果然当了宰相。于是韩休认定李林甫不简单,是自己的贵人。便在一年之后辞相时,向玄宗推荐了李林甫接班。

所以,李林甫成为宰相的关键三人是姜皎、武惠妃与韩休。而高力士只是在李林甫博得韩休好感上起了很间接的一点作用,还是卖武家的人情。所以,要说高力士提拔了李林甫,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高力士不但没与李林甫狼狈为奸,反而在李林甫把持朝政的道路上,与他针锋相对,矛盾重重,充当了玄宗制衡相权的重要砝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先是玄宗废除王皇后,专宠武惠妃。使武惠妃的野心暴涨,想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取代太子李瑛的位置。

在外朝,以首相张九龄为首的一派为了维持稳定,支持太子李瑛;而李林甫早就与武惠妃暗通款曲,支持寿王李瑁。武惠妃用暗算加诬陷,促使玄宗杀死了太子李瑛与两个弟弟李瑶和李琚,满以为胜利在望。李林甫也暗自高兴,为李瑁立下了定策之功,定可长保富贵。

然而,玄宗却还在犹豫,他固然喜欢武惠妃与寿王李瑁,但李瑁性格软弱,不是当皇帝的料,而三子忠王李玙(后来的肃宗李亨),忠孝恭谨,非常适合。

就在玄宗犹豫不决时,高力士私下里对玄宗说:“推长而立,熟敢争?”玄宗大喜过望,立马拍板,立忠王李玙为太子。

因为长子李琮因打猎时脸被野兽抓伤,破了相,难等大雅之堂,无法立为太子,次子李瑛被废,三子李玙理应成为太子,怎么也轮不到排行第十八的李瑁。高力士这个逻辑完全符合封建礼法,无论如何也驳不倒。

这样一来,李林甫立马陷入被动地位。因为他力挺李瑁,将其他的皇子都得罪光了,李玙上台后,能有他的好果子吃?而这一切,高力士出了大力。

其二,天宝三年(744),玄宗沉浸在李林甫营造的安乐祥和的盛世气氛中,奋斗意志已然消磨殆尽。他对高力士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能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反对的非常坚决:“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

高力士担心相权太盛而影响皇权,而玄宗政沉浸在天下无事的喜庆中,狠狠收拾了高力士一顿。但从之后的效果看,玄宗显然听进去了高力士的话。

因当时李林甫力挺李瑁而得罪了太子李玙,所以,李林甫为了防止太子报复,想尽办法要将他拉下台。而玄宗也正好利用太子来牵制李林甫,避免他过于跋扈。所以,不论李林甫怎么折腾,怎样诬告太子,高力士总是维护太子的地位,玄宗更是心知肚明,轻描淡写的说句:“吾儿居深宫,安得与外人通谋?”

就这样,宰相与太子斗来斗去,而李林甫的权力,却始终被玄宗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在对待李林甫这个人上,高力士并没有个人好恶。狼狈为奸的说法,完全是基于封建士大夫对宦官的偏见,强加到了高力士的头上。而他们之间的重重矛盾,则是高力士作为玄宗忠实的老奴,完全站在主子的立场考虑问题的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