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姬姓,周氏,名旦,是西周初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周公会解梦,并且他是孔子所敬佩的圣人,因此他的名气很大,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但在历史中,周公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周王朝从周武王到周成王权力的和平过渡,他受命于危难之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仅此一点,便值得后世称颂。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但是,周公在接受万人敬仰之时,也有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周公在哥哥武王去世后,趁侄子成王年幼之时,专权擅势,有取代周成王而成为天子的野心。并有很多史料显示,周公当时确实自称为“王”,这一举动激起了朝野上下的一片质疑引。
朝外,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起兵讨伐周公;朝内,一起辅政的召公奭与太公望多有猜忌。天下因此而动荡不安,周公无奈之下,不得不还政于成王,以平息众怒。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周公有此野心吗?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周武王讨伐商纣,虽然取得了事业的胜利,但殷商统治多年,残余势力十分顽固,为了稳定局势,武王让商纣的儿子武庚继续管理殷商遗民,并将殷商国都周围的核心地区一分为三,安排三个弟弟监管与控制,分别为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称为“三监”。
其他地区的一些小国也有很多不服周朝统治,正当武王准备克定四方,大干一场时,年轻的武王突然驾崩。不满十岁的儿子姬诵继位天子,史称周成王。这时,年少的成王根本无法处理动荡不安的局势。于是,武王的四弟周公旦便站了出来,宣布摄政当国,以王的名义,实行王权。据《尚书》记载,他自称为“王”也确有其事。
在这种情况下,管叔鲜担心周公对成王不利,才号召“三监”并裹挟武庚起兵造反。
所以,质疑的声音并非空穴来风,说辞也能自圆其说。但这些说法遭到了一部分人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周公是儒家先驱,其品德连孔圣人尚且敬佩有加,怎能干那么龌龊的事情呢,而且周公对武王一片忠诚,愿以身代死,如此忠心怎能谋逆!
然而,这些理由都是建立在周公头上伟大的光环之上,是后世总结周公一生的功绩之后才加上去的,是后人心里充满对周公的崇敬之心而带有感情色彩的因果倒置。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如此主观。虽然记载那段历史的史料并不丰富,但从蛛丝马迹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点线索:
第一,当时周武王的心腹大臣很多,除了几个弟弟之外还有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与宗亲召公奭,如果没有这二人的支持,周公摄政王的位置是坐不稳的。
周公摄政的做法确实引来了召公奭的不满,但是周公作《君奭》,以伊尹辅政的事情表明了自己的没有专权擅势之心。另外,据《史记》记载,周公对太公望与召公奭说:“我是为了对得起周的祖先三王,为了周的事业,才这样做。”
周公这样解释,是为了博得太公望与召公奭的信任与支持,可见,周公当时在朝中的地位远远没有到专权擅势的程度。
第二,管叔鲜地位尊贵,在文王的十个嫡子中仅次于武王的三弟,从他担任监督商朝遗民的任务来看,武王对他相当器重。如果真正担心侄子成王的天子地位,他完全可以通过身份与政治手段压制住四弟周公,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选择了造反。所以,管叔鲜的动机很值得怀疑。
而是裹挟武庚,是因为当时天下还没有大定,裹挟武庚可以号召更多的殷商遗民参与其中,从而将成王、周公一举拿下,然后依赖自己的身份获取周朝宗室的支持,名正言顺地称为天子。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周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平定三监之乱,天下大定,立下盖世奇功之后,还政于成王。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人们看清了周公的赤诚之心,他的品德才得以名扬天下,传于后世。
白居易有极富哲理的一首诗,说明了这个道理: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