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省亲是红楼梦里“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大场面。知秀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十八回中,贾府为了迎接贾迎春回家省亲,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到了贾元春回家省亲的那一天,贾母等有爵者很早就开始按品大妆,等待贵妃娘娘回家。
姐姐贾元春晋封贵妃,整个贾府里只有宝玉不关心,他因为秦钟的死整日闷闷不乐,直到黛玉回来开心起来,才有多遗忘。对宝玉来说,这个贵妃姐姐好像陌生人一样,在他年龄很小的时候,姐姐贾元春就进宫了,如今回来省亲,宝玉没有像祖母和母亲那样期盼。
与宝玉的漠不关心不同,贵妃贾元春回家省亲看到宝玉为大观园写的题,觉得很欣慰,父亲贾政因为这个原因,也在拟题时采用了宝玉的字。
按理说,贾元春是贵妃,她回家省亲,要见什么人,都是事先向宫中请示过的。宝玉虽是贾元春的弟弟,却因为没有功名在身,连跟随贾府爷们觐见娘娘的机会都没有。倒是贾元春因为思念弟弟,破例召见了弟弟宝玉。
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因问:“宝玉为何不进见?”贾母乃启:“无谕,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从这段话来看,贾元春常年在宫中,对这个幼弟特别的牵挂,看到宝钗和黛玉,就想起了她的弟弟宝玉,想起了宝玉的亲事。
按照宫规,没有谕旨,即便是亲弟弟也不能见贵妃娘娘,贾元春破例召见弟弟贾宝玉。这个破例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单独见弟弟,如果贾元春只是一个贵族家的少奶奶,她回娘家来,要见自己的弟弟不需要谁同意,但她是代表着皇室权威的贵妃娘娘,即便是亲弟弟也不能直接相见,要隔帘相望。
因为宝玉年龄小,没有功名,他连跟随父亲贾政在帘子外面见姐姐的机会都没有。正是因为如此,太过思念弟弟的贾元春破例在内室召见了宝玉。姐弟见面,最难过的是姐姐贾元春,她入宫之前一直在带这个弟弟,还手把手地教他写字,他们虽是姐弟,却情同母子。
贾元春在宫里也时刻牵挂着这个弟弟,她入宫后,常带信给父亲贾政,让他严管宝玉,不可荒废了学业。如今看到弟弟长这么高了,才能见面,贾元春忍不住落泪。她还像小时候那样,看到宝玉,让他到前面来,把他抱在怀里,抚摸着他的头,那一刻这个姐姐泪如雨下,曾经的小跟班弟弟长大了,也长高了,到了婚嫁的年龄。
看到贵妃失态,王熙凤和尤氏急忙奏请贵妃游园。贾元春确实失态了,她这次回家省亲哭了好几次,还说把自己送到不得见人的去处,等于说把皇宫说成了牢坑,这样的失态,容易让竞争对手当把柄,将来对她不利。
再加上这次破例见宝玉,贾元春又失态了,不仅把已经长高的弟弟抱在怀里,还亲切地抚摸着他的头,这与后妃不得见外男的宫规相悖,若是身边的太监宫女想要害贾元春,随便几句话,就能让贾元春陷入危机,毕竟后宫的竞争太过残酷,贾元春应该也不会例外。
这也是曹雪芹写贾元春回家省亲时,第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那就是皇家规矩违背亲情人性。按理说,一个姐姐要见弟弟,不应该有外男无谕不能见这样的规矩,应该像普通人家那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这才是亲情该有的样子。可皇家规矩多,不管是侯门公府家的小姐,还是内务府包衣家的女儿,一旦进宫就会受到诸多的宫规限制,可以说身不由己,这也是那个社会制度的残忍所在。
贾元春省亲,第二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就是贾元春与父亲贾政隔帘相望,父女之间不是诉说难以见面的思念之情,而是在讲君臣大义。一个父亲跪在女儿的面前,向其行礼,感谢她为家族带来的荣耀,感谢皇帝的恩情。而女儿却似乎不想要这样的荣耀和骄傲,她想要的不过是寻常百姓家的那种天伦之乐,那种一家人在一起的亲情温暖。
一家人在一起开心快乐的生活,对寻常人来说,这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对入宫多年的贾元春来说,那是奢望,是期盼,是梦中才有的样子。这也是贾元春虽然已经贵妃娘娘却不开心的原因,她想要的不是皇家内院的荣华富贵,而是小时候一家人在一起的那种亲情。
贾元春的感叹和哭诉,也在控诉那个社会制度之下的残酷宫规、选秀制度的残忍。旗人也好,包衣奴才也罢,这些女孩一旦入宫为妃,就很难有机会出宫,贾元春回家省亲只是作者曹雪芹的一个美好的想象,清朝历史上没有贵妃回家省亲的例子,即便是清朝末年,光绪帝的瑾妃当了太妃,想要回家省亲,也是规矩很多,曾经的亲人要跪迎,还要建省亲别墅。
可见,贾元春省亲,作者看似写了一场热闹戏,其实,通过贾元春回家省亲时的哭诉和感慨,不仅控诉了那个社会制度的残忍,也对像贾元春这样一入宫门深似海的后宫嫔妃的同情,还有对寻常百姓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羡慕。
在作者曹雪芹的眼中,贾元春虽然是贵妃娘娘,地位尊崇,身份高贵,每天享受着荣华富贵,可她却不快乐。她想要的不过是寻常人家该有的那种天伦之乐,那种亲情的温暖,这也应该是曹雪芹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不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他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孩被亲情温暖的那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