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创立,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古典文学之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也许是唐诗宋词或者是华丽的诗赋骈文。可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伟大的民族,会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之中不断地发掘出新的生命力。这一切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又是几何。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最离不开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思想。虽然历史中各种文化类型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最终还是离不开儒家的思想的引导。自春秋战国之后,儒家的传播就没有断绝过,之后虽然被佛教道家等等思想影响,但是儒家的本真的精神没有变化,并且根据不同的社会现状,发展出了不同的现实和社会理论,直到今天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并形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伟大精神。
在战乱之中产生的启明星
一直到最近一个世纪,中华民族才算得上是从战乱走向了和平,在几千年中,即使最安定的时候,在国家的边关依旧是金戈铁马,所以儒家自从诞生开始就处于乱世。俗话说战争年代出英雄,其实也出人才。纵观整个历史,说得上名字的大多都是开疆拓土的君王,或者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一开始的儒家自然不会像今天大家认知里面的那种柔弱的书生,那么一开始的儒家又有着怎样的样子。
1.鬼神横行下的人间
儒家的初生时期,正值春秋末年,社会从礼崩乐坏走向军政一体,诸侯国越来越想要独立发展自己的国家。因而他们更加的需要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至于文学和个人的修行,只是末流而已,最是让人嗤之以鼻。在整个春秋战国期间,看似有一些纯文学的东西流传下来,但是实际上包括《论语》,都是具有明确的社会意义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些“文学作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普世观点,从而吸引统治者。
私学的兴起,使得更为大众所接受的价值观得到统一,儒家就是集大成者。在那个年代,《论语》之中提到的观点虽然平常,但是把它说出来的勇气是莫大的。古代阶级政权森严。说的话做的事都要合乎身份。在当时说出人人之间都可有平等地位、“民贵君轻”的观点,如果不是遇到开明的君主,恐怕儒学的发展就要到头了。
2.不再优越的思想——孔子的认知与彼时有多先进
客观上讲,孔子在一开始创立的儒学和现在小学生学习的国学是两回事,孔子支持学者积极入仕,将自己的一身抱负奉献给国家。而现在我们所学习的国学都受到“皇权的影响”,讲究纲常。这恐怕也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的一生所学之中,当讲到人与客观存在的事物关系的时候,孔子所讲的一些知识具有可行性,比如对于人性的认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具体的事情之中有着清晰高深的见解。
但是到了一些“不合乎礼”的地方,囿于时代限制,对这种情况(人类内心的阴暗面)不敢妄言。所举出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等思想,显得就有点不合时宜,甚至有点唯心主义,这也就是早期儒学未能真正走入政界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白日之中的一颗流星
经过了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开始吸收其他诸家的思想,并且进行融合,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思想体系。到了之后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儒学就可以一展拳脚,并且不再担心自己所作所为有哪里是不太妥当、不合情谊的。
1.“大一统’背景下的皇权儒学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原因就是皇权的需要。在这个时候,皇帝的权威需要树立起来,不能再像春秋和战国的时候,被属下“问鼎中原”。这个时间,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而原始的儒学之中并没有“天人合一”这种玄而玄之的东西,其实是假借了其他方面的一些神学和流行的玄学思想。阴阳家的“五德终始”和儒家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之后名声大噪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董仲舒的理论之中,“天”的位置甚至大过国君。董仲舒在《天人三册》之中明确提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遣告知;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从天的角度又引申出之后的纲常伦理,组成了之后几千年的社会基本脉络,是之后的封建王朝社会秩序的前身。所谓纲常的依据,就是“人道副天道”。
2.奉天而法古,与口号南辕北辙的改制
作为一个儒学家,董仲舒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儒学本身出发,又因为董仲舒本人吸收了很多的各种流派的思想,所以在改革的时候,经常使用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占的分量很大。中国人向来有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法,这种情况到了每次变法的时候,都会被维新派和保守派拿出来争论一番。这次董仲舒说:
“今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继前王而王也。……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它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每一个新上任的皇帝为了凸显出自己的政绩,都会大范围的进行改革,并且总是整得大张旗鼓,就像是要把所有的东西推倒重建一般,但是到最后,大家却尴尬地发现,当初承诺的那些都是空头支票,说的一套一套,背地里做起来就会发现其中的困难之处,到了最后,就会发现改革原来和没有改一样,只是一句空话。这里董仲舒以此为对比,形容自己改革的决心。
儒释道——三足鼎立时期的儒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家知道乱世出思想。但是这次的思想有点不一样。这次来“解救”中国人的思想是舶来品,原产于南亚的佛教。同时,在中国历史之中漂流的百年的道家也开始正式苏醒,开始扩充自己的信徒。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各自竞争与发展,各自统领了一段时间。到了相对和平的隋唐时期,儒教的地位就开始下滑,虽然科举制名义上是儒教的,但是三教在生活之中还是佛与道更为常见。这段时期儒教整体上面处于劣势。
1.中华是一个大熔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佛教刚刚传入的时候,佛教也是有着原本的信义,但是中国地大物博,那种冥想的状态和中国人的思想状态挂不上钩。因此,为了宣传佛教,佛教徒在宣讲方式之中加上了道教和儒家的一些道义。采用这种方式来让广大民众知道和了解佛教。
2.本质上自相矛盾的两种思想如何贯通到一起
对于社会关系,出家人和中国这种现实主义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该是最为激烈的。比如佛教《六方礼经》就认为夫妻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到了“夫为妻纲”的中原文化区,就顺应当地的习俗,改为了相同的解释。佛教原著之中的一些男女关系之类的章节,也被删改,这正好也和儒学所追求的达成了一致。所以两者之间的矛盾随着观点的一致逐渐平淡。
程朱理学——毁誉参半的一次改良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国学的著作,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程朱理学所影响的后儒家文化。这段时间社会阶级固层化,皇权至高无上。因此这段时期,大家可以看到文学作品内容中几乎是无时不刻在提醒着社会的基本准则和阶层规范。
1.“新儒学”兜兜转转又回到个人思维
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理”为出发点,任何事都要“合乎理”,朱熹的“天理”自然是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启发,用来形容自然之间的无时无刻存在着的理。朱熹曾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其理。”理学本身是促进知识发展的,但因为太过于重视一些旁支末节,反而耽误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实践。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在当时和社会环境下完全没有市场。因而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官场的排斥和其他学者的怀疑。
提到程朱理学,现在的人一般都会直接否认它的贡献,虽然它代表的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但是很可惜它生错了时代。任何时候,旧时代的残党都是要被新的思想冲垮并且吐上一口口水。这是现在的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的人对于老庄和孔孟之道推崇备至,却认为临近我们的程朱理学乃至之后的陆王心学都是封建社会的糟粕。
儒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华文明重要思想的发展,它在发展的途中受到过挑战,也面临过危机。可能儒学这个名号都是按照皇帝自己的喜好来设置的。岁月流传几千年,究竟这一路走过来对不对,似乎也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从乱世之中诞生,在盛世之中照耀过整个中华大地,这还无法证明儒家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吗?就让历史留给后人吧。功过自有千古的时代评说,一切最终都会尘埃落定。作为可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份文化遗产,儒家教给我们很多道理和哲学,教我们做人,做民,为人处事和家国情怀。这些,怕是永远不会被中国人所遗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