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京城门楼的“内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么作用?“内九外七皇城四”用途详解

众所周知 北京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那么古北京城门楼的“内九外七皇城四”都有什么作用?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宫城四门:午 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内九外七皇城四”中“内九”指得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多走运木料的车。东直门和西直门取“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的含意,走砖瓦、木材车。那时砖窖都设在东直门外,由南方通过通惠河和坝河运来的木材,从此门进入。东直门内还设有一些木材加工厂。

朝阳门,意思是“迎宾日出”,专走粮车。因为那时没有铁路交通,要完成南方的粮食向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水运到通县。粮食运到通县后再装车进城,走朝阳门进京,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有一个谷穗儿。粮食进入朝阳门后,在附近的粮仓中存放,以备用。现在在朝阳门附近还有俩地名“禄米仓”、“海运仓”,就是当年存放粮食的仓库。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尊崇孔孟教化的意思,俗称“哈德门”,民国时曾有一种著名的香烟叫“哈德门”牌。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武烈宣扬”的意思;元朝称顺承门,一直到清朝初年仍有沿用此称的。因为发音颇似“顺治门”,康熙时曾有一位刚由外省高升到京的御史听到后误以为真叫“顺治门”,立功心切,没做调查研究,贸然上本要求改名,结果被罢官。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出入,人称“死门”,城门洞顶上刻有“后悔迟”三字。

阜成门,意思是“物阜民安”,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元代称平则门。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预祝得胜回朝的意思,专走兵车。那时北方多战事,故出兵打仗,一般走德胜门,也取“得胜”回朝之意。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永定门,位于外城南垣正中。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仿照内城城门重建,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两层楼,通高26米,面阔五间(24米),进深三间(10.5米)。箭楼规制甚小,面阔仅三间(12.8米),进深一间(6.7米),单檐歇山顶灰瓦。瓮城为方形,东西宽42米,南北深36米,外侧两端抹为圆角。箭楼辟两层箭孔,南面每层7个,东西每层3个。箭楼城台下辟单孔券门。永定门瓮城于1950年拆除,箭楼、城楼于1957年拆除。2004年在原城楼偏北的位置重建了城楼。

左安门位于外城南垣东端。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面阔三间(16米),进深1间(9米),高6.5米,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深29米。箭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建筑,灰筒瓦顶,面阔三间(13米),深一间(6米),高7.1米,箭孔和瓮城门洞设置与永定门相同。1930年代将城楼、箭楼拆除,1953年将两楼城台及瓮城拆除

右安门,位于外城南垣西端。俗称“丰宜门”(因金中都丰宜门在其附近)或“南西门”。其城楼、瓮城、箭楼的规制与尺寸同左安门相同。1956年将瓮城、箭楼拆除,1958年将城楼拆除。

广安门,位于外城西垣正中偏北。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彰义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义门在同一轴线上)。清朝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现名。原规制与广渠门相同,乾隆三十一年,以该门为南方各省进京的主要通路,故提高城门规格,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改建后的广安门城楼高两层,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通高26 米,面阔三间(13.8米),进深一间(6米)。瓮城原为半圆形,乾隆时改建为圆角方形,宽39米,深34米。广安门瓮城及箭楼于1940年代拆除,城楼于1957年拆除。

广渠门,位于外城东垣正中偏北。俗称“沙锅门”,“沙窝门”。规制与左安门相同。1930年代将箭楼拆除,1953年将城楼、瓮城拆除。

东便门,位于外城东北角。嘉靖时修筑外城,财力不足,因此在此处将东南角楼包入,留一临时性城门作为出入通道,故未命名,及至建成10年后才命名为东便门。城楼规制与左安门等城门相似,但更为窄小,面阔只有11.2米,进深为5.5米,城楼连城台通高12.2米。东便门城门下没有辟券门,而是设置过木式方门。箭楼为乾隆时添建,设箭孔两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每层2孔。东便门瓮城、箭楼于1930年代失修拆除,城楼于 1958年修建北京火车站时拆除。

西便门,位于外城西北角。城楼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与东便门相同。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于1952年拆除。

“内九外七皇城四”中“皇城四”指的是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四扇门是为城里的文武百官进出宫廷用的。

天安门,在皇城南垣正中。《大明会典》以大明门为皇城正门,承天之门和端门则为宫城正门的外门。《大清会典》则称“天安门为皇城正门”,大清门为正门外的复门。城门建于城台之上,城台高13米,底部为汉白玉须弥座,辟五道门阙。城台上为九间五进重檐歇山顶殿宇(明初为五间三进),覆黄琉璃瓦,通高33.7米。 1958年对城台进行改造,将登城马道包入城台内。后又有多次改造、翻修和大修。

地安门,又成为厚载门,位于皇城北垣中轴线上。明朝时称为“北安门”。规格同东安门,但体量稍大。1954年至1956年拆毁。

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垣偏南,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木结构殿宇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中辟三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扇。门内另有东安里门,为随墙门式建筑。

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垣偏北。规格同东安门。1950年12月1日因附近摊贩不慎失火而被焚毁,后文化部文物局制作楠木模型纪念。

宫城辟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午门,宫城正门。建于13.5米高的凹字形城台上,正楼为九间五进重檐庑殿顶殿宇,左右为深阔各五间的方亭,向南各以十三间廊庑(俗称“雁翅楼”)与南端方亭连接。乾隆朝后在城台左右两阙下分置嘉量、日晷。城台正中辟三门阙,为过梁式方门,城台左右拐弯处有两座掖门。

神武门,又称玄武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称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明清时此门外还有北上门,1950年代拆除 。

东华门,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以南为銮仪卫大库。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 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

西华门,西华门是紫禁城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西华门西向,与东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西华门与东华门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门钉为纵九横九。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