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敏是个特殊的存在,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林黛玉之所以能进贾府,就是因为贾敏当年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若非爱屋及乌,贾母想必也不会如此坚决,在贾敏去世后,三番五次要将从未见过面的林黛玉接到自家来住,也正因这个前提,才促成了宝、黛两人的青梅竹马。
单看《红楼梦》前80回,其实贾宝玉、林黛玉将来会成亲,一直是贾府众人的共识,若是木石姻缘能顺利促成,那么贾敏就会是贾宝玉的岳母,可讽刺的是,根据书中很多细节可知,贾敏貌似并不喜欢贾宝玉,不仅不喜欢,甚至有点厌恶。
这话从何而来,我们要来到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找寻答案。
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初进贾府,她一直很小心谨慎,用书中的话来说是“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去”。
其实林黛玉出身书香世家,从小的日子也属贵族之列,按理来说,她是见过一些世面的,对于进贾府这样的事,她完全可以用安之若素的心态进行,可她却格外紧张,为何?
难道是黛玉心态不好?自然不是,这跟母亲贾敏曾跟她说过的一些旧事有关,且看书中所记: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自与别人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写黛玉自幼之心机】——第3回
也就是说,贾敏还未去世之前,经常跟林黛玉述说荣国府的事儿,贾府地位如何之高、生活如何奢侈、丫环何其之多等事,这就让林黛玉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自卑”。
但黛玉不是刘姥姥,她的“自卑”成分中,更多还是“自尊”,即内心清高,怕被人笑话自己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
贾敏貌似对自己的出身很自豪,所以时常跟女儿黛玉提起这段人生,同时,她也跟林黛玉提起过贾宝玉,但她对贾宝玉印象很差,甚至可以用“不喜”、“厌恶”这样的词来形容:
黛玉亦常听见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与甄家子相对】,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第3回
贾敏对贾宝玉的评价用了“顽劣”、“厮混”字样,通过这些词语,可窥探贾敏对贾宝玉这个侄子真心是一点儿也不喜欢,所以多次跟林黛玉说贾宝玉的负面评价,以致于林黛玉初进贾府,还未见到贾宝玉之前,她内心已然对宝玉很反感,甚至不想见贾宝玉:
一语未了,只听院外一阵脚步响。丫环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劣之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正想着,忽见丫环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个青年公子。——第3回
在母亲贾敏素日的叙述中,贾宝玉是一个非常顽劣的纨绔子弟,导致林黛玉先入为主,对贾宝玉印象不好,乃至于不想见宝玉。
可问题在于,贾敏为何会对贾宝玉印象如此之差呢?试想贾敏一个大人,断然不可能背后随便说尚且是幼童的贾宝玉的坏话,那么贾宝玉到底做了什么呢?
脂砚斋批语在形容贾宝玉时,曾言“与甄家子相对”,熟读《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书中有一个甄宝玉,一个贾宝玉,一真一假,而且两人外貌、性情完全一致,所以甄宝玉和贾宝玉可以合而观之。
立足这个前提,我们要提到一个人物,那就是贾雨村。
《红楼梦》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与冷自兴闲聊,话间曾提到甄宝玉这个人物,贾雨村对甄宝玉的评价让人心惊:
雨村笑道:“去年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家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甄宝玉),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又常对他的小厮们说:‘女儿这个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人。”——第2回
贾雨村对甄宝玉的评价可用八个字概括:暴虐浮躁,顽劣憨痴!
甄宝玉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喜欢女儿,厌恶男人,而且他的做法很极端,一旦有小厮口述“女儿”二字没有以清水漱口,亦或者以其他方式唐突了女儿,那么他就要用“凿牙穿腮”的手段进行惩罚,想想就心惊——一个几岁的孩子,就这般残暴。
甄宝玉对男人,极其残暴,可到了女儿跟前,立刻变得温厚和平、聪明文雅,而立足贾宝玉这个人物,书中每次提到他,均是跟女儿相处,故而未写到其残暴一面,亦是可能的。
因此,贾敏之所以厌恶贾宝玉,大概率是她回娘家时,曾看到贾宝玉对待小厮男丁的暴虐之举,故而印象大减,并告知了自己的女儿林黛玉,这才出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时,不愿见贾宝玉这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