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莉薇拯救马戏团》绘本
书名:
《奥莉薇拯救马戏团》
作者:文/图 [美]伊恩·福尔克纳
译:范晓星
标签:亲子,克服恐惧
推荐人群:3-6岁
导读:
《奥莉薇拯救马戏团》奥莉薇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带着她梦想家般飞扬的个性与洋溢的快乐。《奥莉薇拯救马戏团》是作者继凯迪克获奖作品《奥莉薇》之后又一力作,是奥莉薇系列的第二个故事,第三第四等等也排上了队。作者仿佛有野心要穷尽一个人的童年,但愿这不使你腻烦——做父母的不也是这样絮絮叨叨地衔住孩子的青葱岁月不放吗?
注:以下为试读内容
2.《奥莉薇拯救马戏团》绘本点评
后续简述:
面对观众,奥莉薇可从来都不怯场。这不,今天,轮到她给大家报告假期见闻了,她开始讲起来。
当当当——请注意:大英雄“奥莉薇”出场了!“那一天,妈妈带我跟小恩去看马戏。威廉不能去,因为他还小,要睡午觉。”“可是,等我们到那儿一看,马戏团的演员全请了病假。他们都得中耳炎了。”“幸好,我知道马戏团里的每一个节目。”于是,大英雄奥莉薇拯救马戏团行动开始啦——
蹦床女王来了.“就这样,我拯救了马戏团!现在,我是大明星了。”“再后来,爸爸就带我出海远航。我讲完啦!”你会相信奥莉薇的话吗?不相信?奥莉薇的老师也不相信。她问:“你讲的是真的?”奥莉薇说:“是真的。”“全都是真的?”“全都是真的。”“你肯定没记错?”“我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奥莉薇优雅地回家去了。
点评:
《奥莉薇拯救马戏团》即使人类的童年无休无止,一个人的童年也只有一次。即使在童年里,也不是每一天都能过成狂欢节,每一次都能成为灯光下的焦点。不苛求永远,我们只希望此时此刻的孩子能够在梦想中恣意地快乐着。
一开始,作者就利用对立的图文关系制造反讽的效果:上学前的奥莉薇兴致勃勃地给两个小弟弟做早餐,“她帮了妈妈好大一个忙。”画面上却是狼藉一片的厨房和若无其事走出去的主人公。孩子们以游戏般的激情来参与成年人的家务,最后留下的那个烂摊子谁来收拾呢?“妈妈!”似乎能听到孩子在门后得意的窃笑。故事也在此时向我们正式宣告了它滑稽的气质。
接着,在奥莉薇的卧室里,墙上贴的是被誉为“世界第一夫人”的埃莉诺·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妻子,拥有女性少有的独立、冷静与豁达)的照片。照片的纪实风格与故事的虚构性相交,衬出天真底子上的某种郑重与执着——我们对奥莉薇的自我写照已了然于心,接下来的校服改良就完全在意料之中。哪个孩子能忍受这炭灰般无趣的生活?鲜红的蝴蝶结、头盔、背包和条纹衫一下子就调和了灰黑的底色,在必要的规矩之内生出盎然的意趣,带着主人公在滑轮车上飞驰而去。吃饭、穿衣、去上学……这些看似啰啰唆唆的铺垫都是为了成就之后的舞台和灯光。
是的,面对观众,奥莉薇从来都容光焕发,但你要看到,给孩子一次讲述的机会,让教室变成舞台,那可是成人仁慈的创造。孩子随即的创造便不再拘泥于黑底子上的点点缀缀,而是哗地一下抖出一顶鲑鱼红的大帐篷,顶上旗帜般飘扬的“马戏团”这个词和意象带着往昔的喧闹与昂扬,让故事一下子恣意、磅礴起来。要让自己在故事里绽放,就得先让别人凋谢。嗯,让他们都得中耳炎去好了。然后是古希腊戏剧中的“机械降神”法——天降英雄,以此达成简单而圆满的叙事,却丝毫不显露此种模式的僵硬与尴尬,因为降落的是一头小猪,故事怎能不俏皮起来?
声明:以上内容为概述简介,如需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正版书籍(书本的体验和在电子产品上查阅的感受是非常不同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