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呢?

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1、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夏至习俗,一是起源于民间的恶月、恶日。众所周知,最为流行的端午的起源是汉末以后逐渐定型的纪念屈原说,这种说法被人们逐渐认可。传说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汨罗江自尽。人们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后,纷纷划船前去打捞尸体,为了不让鱼虾吃了屈原的身体,他们把食物投进江中喂鱼。久而久之,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裹成粽子,扔进江里喂鱼。后来,端午节的纪念活动也多与屈原有关,形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2、古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古人端午节的活动很多,有辟五毒、插艾叶、赛龙舟、包粽子等。因为五月初五这段时间气温渐渐升高,蚊虫蛇蝎肆虐,害虫滋生,于是人们需要辟五毒。辟五毒的方法有很多,如沐浴兰草泡过的水以驱散瘟疫,将艾草做成人形和虎形,插在门口或放于屋内,把蒲草编织成的蒲人、蒲剑等悬挂在家中。还有很多活动,如采百药、踏百草、饮雄黄酒和在小孩子额头前画符等等。

端午节最主要的节俗活动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粽子到了唐宋时期已经有了许多花样,如筒粽。粽子也不仅自家食用,也用于馈赠亲友;不仅在端午吃,也成为一种流行的夏季食品。龙舟竞渡则由普通的游玩和交通功能,渐渐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如荆楚等地以竞技比赛为主,苏杭等地以画舫游玩为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