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是如何发家的?他是雍正帝一手培养的嫡系吗?

雍正之所以能在九子夺嫡中获胜,离不开两位“恩人”的帮助,一位是舅舅隆科多,一位是年羹尧。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当然雍正皇帝称此二人为恩人并不是指明是因为助自己继位,而是说君臣同心协力,力保大清王朝江山。隆科多是满人,又是外戚身份,所以隆科多与雍正皇帝之关系本文不表,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年羹尧与雍正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如一些小说和影视剧所表述的那样,年羹尧是雍正皇帝一手培养的铁杆嫡系?

要说明上述问题,就先要从年羹尧的出身和发迹史说起了。

首先要说明年羹尧是汉人,但是是旗人,汉军镶白旗出身。年羹尧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年仲隆在顺治朝时就中进士而入朝为官,而父亲年遐龄更是官至署理湖广总督,让年家之地位大幅提升。插一段“题外话”,年羹尧在家排行老二,他的大哥年希尧长年羹尧八岁,这年希尧绝对是学霸级人物,一生博学多才,不但文学、数学、美术、医学等各学科出众,而且还发明了烧纸瓷器的颜料,在担任景德镇“官窑烧制厂”“厂长”的时候,研制出来特殊工艺,所以雍正朝官窑之精美上品大多出自年希尧之手。

言归正传,出生在这样官宦之家,年羹尧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学习成绩也是一等一的棒。但是与他大哥不同,年羹尧思想更加活泛许多。说白点,就是老大书呆子气较重,老二,更是个当官的料。有何根据这么评价呢?

一方面是兄弟二人日后发展路线之差异,更重要的是,纳兰明珠居然相中了年羹尧,将自己的孙女(长子纳兰性德之女)嫁给了年羹尧。虽说此时明珠很可能已经被康熙皇帝罢黜在家,但是凭借多年的宦海生涯以及高贵的满洲正黄旗出身,能够放下身段“便宜”了出身相对低微许多的年家,确实是出于明珠独到之眼光。可惜没两年,年羹尧这位结发之妻就撒手人寰。

然而,明珠为了不断了这层关系,特地又将自己妻子本家重侄孙女嫁给年羹尧,而明珠妻子是太祖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之女,也就是说年羹尧之继妻乃宗室之女觉罗氏。换句话说,年羹尧这时的大靠山是纳兰家,明珠是年羹尧之长辈、伯乐,而明珠在“九子夺嫡”时期,正是“八爷党”支持者之一,你说年羹尧会是是哪一派?

贵族之间通婚是很多朝代之惯例,对于入主中原的大清王朝来说,更是将这一传统发挥极致。那么先后与纳兰氏(叶赫那拉氏)与宗室觉罗氏成亲的年羹尧,自然也不由自主的卷入满洲贵族之间巨大的姻亲关系网之中。其中有一位人物名字,出现在这“大网”之中,这个人就是康熙皇帝第九子胤禟。客观的说,年羹尧与胤禟之间的姻亲关系不算近,具体说就是年羹尧的结发之妻的堂弟(明珠次子揆叙之子),娶了胤禟女儿为妻。但是这看似不近乎的关系,却成为之后雍正皇帝猜忌年羹尧不尽心办理胤禟事物的一个点,所以说还是有必要跟读者们简介一下。

想在朝野之中真正出人头地,光靠关系没真正有“两把刷子”肯定不行。康熙三十八年,年羹尧参加顺天府乡试,一矢中的成为举人。转过年,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尧连捷中进士。这个时候年羹尧才二十刚出头,可谓是春风得意。对于这样一位年轻有为且有一定背景的青年才俊,康熙皇帝还是十分青睐的。康熙四十四年,年羹尧以翰林院检讨之职务,钦差大臣之身份,作为当年四川省乡试主考。虽然清初四川省人口凋敝,但是二十来岁就能有培养门生之机会,也着实值得年羹尧骄傲一把。康熙四十七年,年羹尧又主持了一次广东乡试,回京后就得到康熙皇帝嘉赏?,官居三品加侍郎衔。

康熙四十八年,这一年大清王朝发生了很多大事件,太子胤礽废而复立,康熙皇帝大封皇子,皇四子胤禛封雍亲王。对于年羹尧本人来说,这一年也非同寻常,年羹尧完成了自己的京官生涯,开始到地方任职。而他在地方的第一个职务,就是四川巡抚,三十出头就成为封疆大吏,一省之长,康熙皇帝对年羹尧之肯定与信任可见一斑。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年羹尧和胤禛之间有了关系,年家所属的汉军镶白旗佐领划分为雍亲王所属,年羹尧和胤禛成为从属关系。而康熙五十年,由康熙皇帝亲自指婚,将年羹尧小妹年氏为雍亲王侧福晋。年氏地位之高,也看出来康熙皇帝对年家之器重。所以,这时年羹尧和胤禛又成为了郎舅关系。

然而,这一切并不能说明年羹尧就成为了胤禛之嫡系随从,相反年羹尧并没有太在乎雍亲王胤禛。为何这么说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1. 年羹尧和胤禛所谓的从属关系,在康熙后期已经是名存实亡,而且从属关系并不是主仆关系,所以属主对于从属没有多大约束力。所谓的佐领划分,属主变化,其实都皇帝为了削弱宗室皇亲的政治“把戏”而已。

2. 年羹尧本身有一定背景,且是康熙皇帝一手栽培与提拔,这个前文都有详细讲述。所以此时身为封疆大吏的年羹尧,并没有认为不显山漏水的雍亲王胤禛会是自己职业生涯之中的必要贵人,所以并不需要跟这位属主亲王走得过近。

所以这个阶段年羹尧并不是胤禛的人,甚至是年羹尧不愿意与胤禛为伍。

上述观点并不是笔者根据形式猜测,而是确有史料为证。直接证明就是,康熙五十八年,时为雍亲王的胤禛给年羹尧写了一份《和硕雍亲王谕年羹尧》,这份手谕言辞犀利,通篇都是胤禛指摘年羹尧,甚至将年羹尧说成了,不懂主属礼节,不顾父兄之情之人。这足以说明,此时年羹尧根本不怎么甩胤禛。

胤禛出这篇手谕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绝不是就为了“骂”年羹尧出气而已,其真实目的是在敲打年羹尧不要站错了队伍。胤禛警告年羹尧,虽然你是翅膀硬了,但是你的父兄,甚至小妹还得指着我,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且,胤禛在手谕中直接要求年羹尧将成年儿子送回京城,放在父亲年遐龄之下照料,其实就是“扣留”年羹尧儿子为人质。

那么为什么要选在康熙五十八年的时候,胤禛出这道敲打年羹尧的手谕呢?因为,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祯被康熙皇帝钦点为抚远大将军,全权负责平定西北准葛尔叛乱之战事,而康熙五十八年胤祯正式抵达前线指挥作战。而主管西北大军后勤工作的正是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年羹尧和胤祯工作上是合作兼上下级关系。并且从这场战争的结果判断,年羹尧和胤祯配合的很不错。

所以说,胤禛的这篇手谕政治目的很强,而且十分及时。将有所倾向倒向胤祯派系的年羹尧又拽回到中立位置。而年羹尧接到胤禛手谕之后,确实不敢造次,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京城老爹处看管。也正是如此,胤禛也认为年羹尧是可用之人,所以才有了日后两人合作之基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突然驾崩,雍亲王胤禛继承大统。为了稳住西北手握兵权的胤祯,时为皇帝的胤禛第一时间给年羹尧下达手谕,给了年羹尧西北便宜行事之权,想方设法稳住西北大军。同时,以给大行皇帝送葬为名义将胤祯调回北京,以贝子延信接替胤祯大将军职位。

对于原本就是保持中立的年羹尧来说,新皇帝给自己抛来橄榄枝,没有理由拒绝。所以,在共同利益之下,年羹尧和新皇帝胤禛迅速团结起来,紧密合作,而年羹尧更是对于稳定时局起到关键作用。应该说,从此时开始,年羹尧才成为了雍正皇帝胤禛的人。

只可惜,这段看似“美满”的君臣关系也仅仅持续了三年有余,最后以年羹尧命丧黄泉而告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