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原文】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1。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2。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3;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1,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2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3。其颡有4,睨而不视。夫也,非为人,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5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6曰:“命之7矣。”

【译文】

墨家信徒夷之凭着徐辟的关系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见他,不过我现在正病着;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便没有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但不直截了当地说,真理不能明白地显现。我就直说了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办理丧事,以薄葬为合理;夷子也想用这一套来改革天下,难道会认为薄葬不对而认为薄葬不高贵吗?但是夷子埋葬父母亲却很丰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东西来对待父母亲了。”

徐子把这话转达给夷子。夷子说:“儒家的学说认为,古代君王爱护百姓就好像爱护婴儿一般。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以为便是,人们之间的爱没有亲疏厚薄的区别,只是由双亲开始实行罢了。〔这样看来,墨家的兼爱之说和儒家学说并不矛盾,而我厚葬父母,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了。〕”

徐子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夷子真以为人们爱他的侄儿和爱他邻居家的婴儿一样的吗?夷子只不过抓住了一点:婴儿在地上爬行,快要跌到井里去了,这自然不是婴儿的罪过。〔这时候,无论是谁的孩子,无论谁看见了,都会去救的,夷子以为这就是爱无等次,其实,这是人的恻隐之心。〕况且天生万物,只有一个本源,夷子却以为有两个本源,道理就在这里。大概上古曾经有不埋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就抬着扔到山沟里。过了些时候,再经过那里,就发现狐狸在撕咬着,苍蝇蚊子在咀吮着那尸体。那个人不禁额头上冒出了汗,斜着眼睛,不敢正视。这一种汗,不是流给别人看的,而是心中的悔恨在面目上的流露。大概后来他回家取了箩筐铲子把尸体埋了。埋葬尸体诚然是对的,那么,孝子仁人埋葬他的父母,自然有他的道理了。”

徐子把这话又转达给夷子,夷子十分怅惘地停了一会,说:“我懂得了。”

【注释】

(1)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墨者,信奉墨子学说的人;夷之,已无可考;徐辟,孟子弟子。

(2)夷子不来:逢彬按,有的注本将此四字放在引号内,译为孟子对夷之的使者说让夷子别来,不确。因为如果这样,按语法规律来讲,否定副词应当用禁止性的“勿”“毋”(《孟子》“毋”都写作“无”)而不用“不”。通过对《孟子》全书的考察,也确实如此:除“夷子不来”一例外,《孟子》中“不”出现1083次,没有表禁止、劝阻的;而全书的“勿”或“毋”(无)均表禁止、劝阻,如:“王请勿疑!”(《梁惠王下》)“王勿异也。”(《万章下》)“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梁惠王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同上)因此,“夷子不来”意为“夷子没有来”,应该置于引号之外。

(3)见:同“现”。

(1)赤子:初生的婴儿。

(2)施:行。

(3)蝇蚋姑嘬之:蚋(ruì),蚊类昆虫;姑,应读为“盬(gǔ)”,咀吮;嘬(chuài),凑在一起吃。

(4)泚:音cǐ,出汗的样子。

(5)蔂梩:蔂,音léi,土筐;梩,音lí,类似铲子的工具。

(6)怃然为间:怃(wǔ)然,茫然自失的样子;为间,一会儿。

(7)命之:命,教;之,夷子自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