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之地”为什么难以长期称霸于世?详解“四战之地”

在历史进程中,有一个词语频频被人提及,那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兵家必争之地”往往等同于“四战之地”,通常是指能够影响争霸格局的战略要地,且常常位于争霸地图的中央,辐射四方,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肥沃的土地促进崛起 西周自渭河谷地东出,经历了武王伐商之战后,先后两次分封天下,建立了周朝分封体系。其中将镐京周边的平原沃土,大多分封给了姬姓同宗诸侯,而将周室自身谓之为“中国”。到了春秋初年,礼崩乐坏,中原均势秩序逐渐形成,姬姓诸侯郑庄公首先向周天子发难,使得郑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与此类似的还有西罗马灭亡之后的欧洲,当法兰克的领土涵盖了大部分中西欧陆地时,却因为日耳曼部落的继承习俗发生了分裂。占据了中欧平原的东法兰克迅速发展壮大,一方面南下亚平宁入侵中法兰克,另一方面要求罗马教皇加冕,从原法兰克王国手中继承了罗马皇帝的称号,并侵占了本属于西法兰克王国的洛林地区。成为当时欧洲唯一与拜占庭争夺法统的势力。

交通要冲,撕裂称霸野望

东法兰克国王称帝之后,到了腓特烈一世(大名鼎鼎的“红胡子”,又称“巴巴罗萨”)在位期间,将国家改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然而进入14世纪之后,内部诸侯势力的崛起,造成了帝国内部的撕裂,邦国林立的现实,让皇权制度演变成为具有邦联性质的选帝侯制度。平坦的土地和交通要道,使得这里成为各路势力极易接入的地区。当内部诸侯争霸与宗教改革搅合在了一起之后,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了。战后的欧洲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中西欧均势秩序,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邦国分裂格局,被以大家都认可的形式稳固了下来,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与神圣罗马帝国几百年的混乱相比,郑庄公时期的郑国鼎盛时期显得十分短暂。然而郑庄公去世之后,郑国的命运却和神罗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依托平原崛起(平原在农耕时期往往是上好的耕地,可确保政权财政收入稳定)、同样是四战之地、同样遭到外力压制。此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往往都扮演着秦、楚、晋、齐等强国的小弟角色,这是因为身处交通要冲,对外扩张阻力极大、且极易遭受多面进攻的原因。

金角银边草肚皮

纵观春秋时代,先后崛起称霸的诸侯中,堪称顶级的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其余诸如郑庄公、宋襄公、吴王和越王则大多雄霸一隅,难以撬动整个天下局势。然而除了早先称霸的郑庄公和名不副实的宋襄公之外,其余霸主所在国,皆为中原体系下的边缘国家,地理分布紧邻蛮荒或大海。地理上的优势,使得这些国家免去了同多个方向的势力周旋的精力,有助于发展霸业。

就像围棋中的术语“金角银边草肚皮”所阐述的一样,棋子放置的位置不同,其效率也相应不同,角上围的最多,边上次之,中腹最不易围空,同样的情形亦出现在了欧洲。自英法百年战争之后,两国各自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凝聚了内部力量。法国立足欧陆西侧,大举将势力伸向中欧,逐步成为中西欧的霸主。英国孤悬海外,开始将目光伸向海洋,致力于海权霸业。三十年战争前后的沙俄远离欧洲中心,还未找到属于自己的出海口。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南一北成为德意志邦国中最强的两个诸侯国。

兵家必争之地,得之可图霸业

由于亚平宁半岛的分裂,奥地利长期成为南欧和东南欧的霸主,其主要对手是腐朽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和咄咄逼人的法兰西王国。作为奥地利乃至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并无足够的实力北上,去执行“大奥地利方案”的德意志统一计划。拿破仑战争之后,被强行卸去神罗帝号之后的奥地利,更面临德意志“邦联”内部普鲁士的挑战。拥有条顿骑士团风范的普鲁士军队,最终在普奥战争中战胜了奥地利,将其排挤出了德意志。此后更通过普法战争,把法国在南德意志邦国中的影响力排挤了出去。三次王朝战争,普鲁士不仅阻断了奥地利北上的进程,也掐灭了法兰西东出的幻想,最终德皇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称帝。

统一了中欧平原,拥有莱茵河畔的德国,此后迅速发展。而与郑国和周室同宗的晋国,凭借常年与北方楼烦、白狄等胡族的争斗,其战风极其彪悍,对战车的改装和运用水平远超同时代的列国。自晋文公称霸之日起,楚成王击溃宋襄公的壮举、亦有楚庄王一飞冲天、问鼎中原的霸业,却都一闪而逝、难以持久。秦穆公后期更专注于秦国独霸西垂。晋国的霸业前后延续百余年,虽曾被楚国中断,却绝非齐桓公依托淮泗诸侯之众,以多敌一对抗楚国,所能比拟的。春秋时代的晋国不仅泯灭了楚国北上的步伐,也阻挡了秦国东出的希望,成为贯穿春秋时代维持霸业最久的诸侯国。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正所谓“秉国之钧 四方是维”,占据四战之地,注定必须维系和兼顾各方。从地缘上来说,就需要一个高效有力的政权去推进霸业的发展。然而晋国中后期,公族长期遭受打压,使得卿大夫势力崛起,并促使晋国朝政权柄逐步被六卿所把持,最终引发三家分晋。在晋国后期,韩赵魏三家灭智之后,一个统一的晋国中央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是面临外部挑战和法理约束,三家维持了晋国完整的形式,但在内部斗争中往往会各自借助一方外部势力,引以为援。而外力的介入加速了晋国分裂的进程,到了战国时期,赵魏韩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魏国和韩国也就成为了新的四战之地。

在迈向统一的进程中,原普鲁士首相即后来的德国首相俾斯麦就清醒的意识到德国所出的地缘困境。在于丹麦和奥地利进行的两次王朝战争时,他都力主战争却又主动修好,确保不树敌于四方。然而普法战争的过于惨烈和法兰西民族对荣誉的骄傲,导致故伎重演的俾斯麦遭遇到了首次外交失败。法德两国既然已经结下血仇,那么孤立法国,防止出现一个针对德国的欧洲联盟体系成为俾斯麦此后的外交重点。为此他不惜以德国吃亏的方式,先后拉拢了奥地利、英国和沙俄加入到由德国组建的纷繁复杂的联盟秩序中来。尤其是在同沙俄的联盟中,德国承担了维系东欧(主要是波兰地区)地区稳定的义务,极大的帮助了俄国。然而当新皇上任之后,不愿与俄国续签盟约,反而大力支持德奥联盟的稳固,刺激了法俄两国迅速走近。一战爆发,实力雄厚的德国因两线作战,战败后惨遭分解削弱。

破局之道在于归为一统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发动变法革新。李悝变法与吴起改革军制,一同促进魏国成为战国前期的霸主。魏霸河西之地,而秦八十年不敢东出函谷。这其中,吴起所创的魏武卒,凭借土地作为奖励的机制,战斗力极强。魏武之卒按特种兵的要求征兵和训练,在当时所向披靡。然而进入到战国中期开始,尤其是被齐国在马陵、桂陵之战中击败之后,频繁的割地求和,使得魏国越来越无力维持魏武卒的编制。如此强军却难以补兵,很快就消亡了。魏国因此遭受到齐、楚、秦等国的连番打击,与之命运相同的还有韩国。韩自吞并了同属四战之地的郑国之后,虽然成功跻身为七雄之一,但战略空间极其有限,于是和魏国一起沦为了强国肆掠的盘中之食。最终秦国凭借变法革新、第二阶梯俯冲地利,首先灭掉三晋、抢夺四战之地,然后徐图楚燕,继而一匡天下。而曾经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河洛一带,从此成为秦汉的粮仓。

与魏韩被强行并入秦汉体制中不同,德国在经历了两次撬动原有秩序的尝试失败之后,出人意料的迎来了新的机遇。随着美苏这两个远离欧洲中心的超级大国介入,整个欧洲成为了同一个地缘板块。作为整体存在的欧共体乃至后来的欧盟,成为德国发挥自身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凭借强大的区位优势和地利优势,德国强大的经济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发展,从另一层面完成了对欧洲的称霸。

综上所述,四战之地自然有它特有的战略意义,却也同样会引发多股势力的觊觎。除非拥有碾压整个秩序的实力,否则霸业难以持久维系下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