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者对于《三国演义》十分重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知秀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自从成书以后,一直受到世人的追捧,不仅仅是受到中原汉族人民的喜爱,在关外的满族中也是广泛传播,并且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清朝的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自努尔哈赤起就与《三国演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中学习用兵之法、治国方略,而且还学习《三国演义》来搞外交。
其中,清朝在稳定蒙古各部时,更是把《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关羽的关系演绎的淋漓尽致,起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
据清末光绪年间举人徐珂所著《清稗类钞》卷六十四“丧祭类”中,有这样一条记载:
本朝羁麼蒙古,实利用《三国志》一书。当世祖之未入关也,先征服内蒙古诸部,因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引《三国志》桃园结义事为例,满洲自认为刘备,而以蒙古为关羽。其后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携贰也,于是累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以示尊重蒙古之意。
是以蒙人于信刺嘛外,所最尊奉者,厥惟关羽。二百余年,备北藩而为不侵不叛之臣者,堵在于此。其意亦如关羽之于刘备,服事惟谨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清军人关前先征服了内蒙古各部,为了笼络剽悍善战的蒙古人,清朝统治者仿照《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与蒙古各部的汗结拜为兄弟,称满族是刘备,蒙古族是关羽。
后来满清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这种兄弟之盟,清政府不断加封关羽,最后竟给他加了长达二十六个字的封号,想用这种办法巩固满、蒙的联盟,鼓励蒙古人以关羽为榜样,象关羽效忠刘备那样效忠大清王朝。
爱新觉罗氏的这种做法,得到了一些蒙古族上层人士的支持。1688年,漠北蒙古由哲布尊丹巴率哈尔哈部归清。此后,各世哲布尊丹巴均受清政府册封,成为统治外蒙古的主要支柱。
康熙三十年(1691),为了削弱哲布尊丹巴的影响,清王朝有意扶植起另一个蒙古宗教领袖章嘉喇嘛为“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
第二代章嘉呼图克图(1717-1786年)在清廷的鼓励下,用藏、满、蒙三种文字编写祷词,把汉族的关圣大帝同蒙古人信奉的西藏黄教的三大神扯到一起。
到十八世纪末,清廷还出钱资助建造关帝庙,作为旗人官员的监护神。这样一来,关帝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最后和西藏以及蒙古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的化身“毗沙门天”地位相当。
这时,汉人中流传的关于关帝的种种传言也被译成蒙文,进一步推动蒙古各部落对关帝的信仰。到了19世纪下半叶,关帝信仰在蒙古差不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清廷支持的蒙古喇嘛们干脆就把关帝和格萨尔汗一并奉为佛教的守护神。
由于清王朝的大力推行,加上蒙古上层宗教人士的支持,于是便出现了《清类钞》中所说的蒙古人于信崇喇嘛外最尊奉关羽的情形。
清军在入关之前,受到了明将袁崇焕的顽强抵抗,清太祖皇太极也特别喜欢《三国演义》,他从里面套搬“蒋干盗书”一幕,成功策划出一出反间计,让崇祯帝亲自下令杀害了他们最头痛的对手袁崇焕。
后来,皇太极为了招降明朝将领,继续运用了一些从《三国演义》中学来的方略,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皇太极在入关之前大力推行攻心方略,他仿照曹操笼络关羽的办法,制定了对明朝降将的优待条件,不仅论功行赏,而且明确规定: “凡一品官以诸贝勒女妻之,二品官以国中大臣女妻之",此外,还要“每五月一大宴”。
明朝总兵祖大寿驻守大陵河时,他又模仿“桃园结义”的故事,欲与祖氏结为异姓兄弟,他在给祖大寿的信中说: “且朕之梦寐,欲时于将军相会,未识将军意见与否耳?昔刘关张之三人异姓,自立盟以后,始终不渝,名重万祀,至今称焉。将军其见斯而速答之。”言辞十分恳切。
据罗氏《史料丛刊》记载皇太极对祖大寿是务得其心的,他明令部下,对祖氏“可擒则擒,可纵则纵”,所以后来尽管祖大寿伪降,皇太极明知其意,仍作出姿态,任其自返。
后来祖氏率兵屡与清军作战,直到锦州即将陷落时才再次投降,皇太极不但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他为总兵,从而使其降心归服。
皇太极显然是受了诸葛亮“七擒盂获”的启发。与以前的谋求结义一样,清朝统治者的这类感情投资,都是想充分发掘祖大寿之类的明军叛军,达到瓦解明军、最终称霸中原的目的。
除祖大寿外,还有吴三桂等人,也都是先后在爱新觉罗氏的攻心策略下,被软化、被收买,最后成了清军的得力干将。
此外,爱新觉罗氏收服洪承畴一事与刘备得黄忠也颇为相似。松山一役,清军计诱崇祯帝对战略作出错误的估计,于是盲目催战,使守将洪承畴不得不放弃既定的坚守战术,仓促应战,结果兵败被俘。
皇太极擒拿到洪承畴后,极为高兴,他学刘备待黄忠的样子厚待洪氏,且不听他人中伤之言,专用到底。洪承畴感其知遇之恩,乃开始竭尽全力为清人效命,之后在招抚江南、平定闽浙、最终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仅对上述这些大将如此,对那些官职不高、身份不显之人,只要可用,他们也会屈尊相就, 《清太宗实录》中记载的皇太极“欲与孔有德行抱见礼”一事即是如此。
当初孔有德只不过是明朝的一名小小参将,众官见皇太极对他如此器重,觉得太失身份,大为不满。
皇太极见状,不得不对部下进行一番开导、教诲,他引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说: “张飞尊上而凌下,关羽傲上而爱下,一恩遇之,不亦善乎!”
皇太极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他那种种亲密的姿态,都不过是为了示恩,是要用廉价的感情投资来达到让明朝降将忠心耿耿地为自己卖命而已。
总之,清朝统治者大都喜读《三国演义》,又善于揣摩行事,往往能将《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用到现实之中,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三国演义》对清朝的影响相当的大,从入关之前就已经学会稳定蒙古各部,入关后又学习《三国演义》,笼络明朝降将,从而利用这些明朝降将顺利地夺取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