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东汉末年重臣,他文韬武略,善于计谋,却在董卓身边忍辱负重,阿谀奉承,最终取得了董卓的信任并将之诛杀。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杀董卓这件事,王允处处处心积虑,将自己的智慧和计谋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巧设连环计,精心策划,暗地里勾结士孙瑞,让士孙瑞写圣旨;自己利用职能之便盖上印章;用义女貂蝉的美色来挑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父子情,加深了二人的矛盾。为成功刺杀董卓埋下了伏笔。
王允借刀杀人,一石三鸟,一是获取了吕布的忠心,二是铲除了佞臣,三是赢得了天下民心,可谓是大获全胜。但就是这样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董卓死后,他的毒辣逐渐原形毕露。
一、居功自傲显本色
王允设计巧杀董卓真的是为了保护皇帝?其实并非如此,在董卓权倾朝野,位高权重之时,人人都不敢与之抗衡,大家都胆战心惊,王允当然也惧之。但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王允正好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将大家联合起来,借机除掉了董卓。
巧借他人之手除掉董卓,这样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也解决了自己的心头大患。巩固了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可以说王允是杀掉董卓的背后操纵者,于国于民都是功臣一位。自然也少不了朝廷的赏赐和人们的称赞。
因此在众人的欢呼和赞美的光环下,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他开始忘乎所以,认为自己把位高权重的董卓都杀死了,便没有什么可以惧怕的了。
于是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畏惧,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 就这样,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王允出现了,他再也不像原来那样和群臣们推心置腹,交流政事。
别人对他的评价变成了“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他总是感觉自己高人一等,面容上洋洋得意,少了些和颜悦色,多了些高傲和严肃。群臣也不再像原来那样拥护和爱戴他了。
二、不辨是非戮贤才
古有文人武将,说到文人,不得不提起的一位文学家就是蔡邕。他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也是董卓的旧识,于蔡邕而言,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
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蔡邕感到十分突然,不禁大惊失色,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叹息,却没想到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王允听到后勃然大怒,认为蔡邕是念及与董卓的情谊,与董卓沆瀣一气,却忘记了国之大业,于是把他压到廷尉处问罪。
蔡邕有口难辩,作为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蔡邕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毅然决定要完成汉史的编写工作,为了写成汉史,自己愿受刺剑削足的惩罚。
同僚们见此,都对蔡邕的遭遇感到惋惜。想设法营救蔡邕,可并没有结果,太尉马日磾专门去王允住处给蔡邕说情,说蔡邕是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对本国之事了解颇多,应该让他将功补过,完成史书的撰写。
但王允认为“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他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言论,固执己见,以致于蔡邕最后冤死狱中。蔡邕只不过是当时文人届的一个代表,对他造不成任何的威胁,为什么王允还将他杀害?
王允的心狠毒辣在这展现的淋漓尽致。王允作为当时的文人,一是嫉妒蔡邕的才华;二是借蔡邕,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向大家表明,他虽侍奉在董卓前后,但实则不与之为伍。
三、赶尽杀绝逼兵反
杀了董卓之后,关中十多万西凉兵何去何从,这是头等大事。一般来说,将才之相,都会只杀董卓,不问其余;安抚军心,收为己用。而王允在杀掉董卓之后,担心董卓的旧部会谋反,故而又把利爪伸向了董卓的嫡系部队——凉州兵。
王允企图剥夺凉州兵权,把凉州兵权据为己有,故用关东兵去辖制凉州兵。群臣争相劝阻,说凉州兵素来都忌惮关东兵,这样贸然出兵,恐怕会引起凉州兵的恐慌。
确实如此,在凉州百姓听到消息说要解散凉州兵后,一时之间,整个凉州人心惶惶。凉州百姓到处传言,说王允要杀掉所有凉州人,凉州将领本来对王允剥夺军权一事就心惊胆战的,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更加恐慌和害怕了。
于是凉州将领成为了彼此的依靠,团结一心,互相传递信息,并共同商讨解决之策。他们感慨到:蔡邕不过是感激董卓的知遇之恩,才会情不自已的叹息,王允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将他杀了。
于我们而言,王允丝毫没有表示出赦免我们的意思,反而却组织军队想剥夺我们的兵权,置我们于死地。除了联合起来反抗,我们别无选择了。
失去了民心所向,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想要一手掌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允,被权力和势力冲昏了头脑,没有了与之抗衡之人,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想要把人赶尽杀绝,独掌国家大权,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王允刚愎自用,心狠手辣,使得凉州人民惊慌失措。对凉州兵赶尽杀绝,丧失民心,引起了凉州兵的不满和愤怒,导致兵反,这也最终加速了汉室的衰败。
四、总结
王允在杀掉董卓时,可谓是被大家拥之,爱之,敬之,一系列的荣耀及光环,却被自己的小肚鸡肠,心狠手辣葬送黄泉。就像人们经常说的,前期一顿操作猛如虎,后期简直二百五。他所有的一切都被自己亲手埋没。
面对群臣时,他自恃清高,居高临下,不与人亲近,令朝臣与他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在面对蔡邕对董卓之死表示叹息时,他小肚鸡肠,心狠手辣,让蔡邕在狱中含冤而死;在赦免西凉兵一事上,他固执己见,自私自利,不顺应民意,不顾全大局,最终逼得兵反。
王允在独掌大权后,性格和之前迥然不同。他变得居高自傲,不辨是非,心狠手辣。不得不说,王允在杀掉董卓之后性格和格局的变化,也是加速东汉灭亡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