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诗经》中的《伐檀》,一起来看看吧!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释:
坎坎:砍伐权树木的声音。
廛:音“蝉”,古制百亩。
县:通“悬”。
特:三岁的野猪,此代指野兽。
漘:音“纯”,河坝。
囷:音“逡”,粮食囤。
素飧:熟食。
赏析:
《伐檀》描写一群在水边的劳动者砍伐树木,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发表议论。揭露和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君子”,表达了他们的愤怒与憎恶。诗用对比,揭露“君子”不参加生产劳动,却囤积着大量的粮食和大量的猎物。但是,伐木人已经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用质问表示强烈的抗议。末尾三节都重复用反语,表示嘲讽,又显示了伐木人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