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人过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人是如何过年的?发展史到底是什么样的?
春节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节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盛况空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因为,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那么,有人好奇: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过年的呢?过年的历史发展又是如何的呢?其实,从历史上过年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可以看出社会时代的文明和进步来的。
关于春节的起源可以说是非常遥远了,据说早在殷商时朝,每当收获完粮食,储存好其它食物,到了岁末年初之际,都要进行一些拜神祭祖活动,感谢神灵和祖先的保佑,并祈求能够在新的一年中,五谷丰登,平安吉祥。而且那时候已经有人制定了“万年历”,且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之为“春节”了。秦朝一统中国后,把十月初一定为元旦,即“春节”,从十月开始就归入下一年,皇帝也会在每年的十月祭天,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民间则会在除夕时,用桃木来驱邪。
到了汉朝,又重新修订了历法,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还有了过“年节”的说法,并一直沿用至今。汉代及之前都把过年称为“年关”的,认为不太吉利,还要打所谓的“年兽”这种怪物,所以开始出现了“爆竹”之类的活动。魏晋南北朝时,除了以前的那些活动外,逐渐出现了“除夕守岁”的民风习俗。而到了唐代,国力强盛,礼仪风行,开始有了类似今天贺卡式的“拜年贴”。历史上第一次写“春联”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宋代时期,由于火药制造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开始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让过年变得更加热闹和喜庆。而到了明代和清代,过年的形式和内容都丰富了许多,过年前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诸如接灶神、大扫除、蒸馒头、包饺子、贴门神、守岁、拜年、正月十五赏灯等等,就逐步增加完善并盛行了起来。国民政府时,试图废除春节,改作公历1月1日为新年,遭到国人的反对,并没有实际实行成功,尤其是在民间,人们仍然按照旧历来过年。
关于过年的相关内容,老北京人曾经有过一个过大年的顺口溜,比较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人们过年时的忙碌活动和愉快心情。“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过年时的喜庆情景的。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从先秦、汉魏到唐宋、明清,我国关于过年的民风习俗,其演变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总整说来,是一个从鬼神化到人性化的转变过程,而其中则充分体现出了社会时代发展的逐渐文明和进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认知的深入,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许多过年的习俗,从巫术向礼仪转变,从娱神向娱人发展,从迷信向科学进步。古代的那种过于庄严肃穆,甚至神秘神话的气氛逐渐淡化。现在的过年,更多的是保留了和倾向于传统文化中的合家大团圆、祭拜祖先、辞旧迎新、祈盼幸福等等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有新时代的特色,更具有祥和、安宁和愉悦的氛围了。大家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