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中,在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下,官员听命于皇帝一人。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
所谓冗官冗兵现象,就是指士兵人数众多、军队规模过于庞大,机构繁杂人数众多、多是无用的官职。而这一现象在宋朝异常严重,甚至成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个难以根除的“毒瘤”。
说宋朝经济强大、百姓生活幸福这确实是事实,但宋朝也是长期积贫积弱的朝代,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在这一点上能与之匹敌的寥寥无几。
两种极端的现象都在宋朝出现了,因此许多人对宋朝的评价都褒贬不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着募兵制的王朝,这也导致许多士兵在军队里滥竽充数。
拿着国家的补贴却每天混日子,国家对军队的投入也是一笔大数额。而过多的官员都处于闲置的状态,拿着高额俸禄却碌碌无为。
而导致后者出现的原因,就是恩荫制度,而这也是除科举制度以来规模最大、最正规的入仕制度。但是相比起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恩荫制度却有失公允了。
对于许多贫困家庭的书生来说,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恩荫制度是很早前就出现了的世袭制度,宋朝大多数官员的职位都是靠世袭家族中祖辈、父辈的官职。
换句话说,如果家族中有入仕为官的祖辈或父辈,那么一众儿孙辈的孩子就不需要担心入学、入仕的问题了。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宋朝的官场上。
见到许多有血缘关系的官员,甚至和诗人、大儒等也有密切联系。比如吕蒙正,吕夷简和吕公著这祖孙三辈,都出任了宰相一职,与恩荫制度脱不开关系。
无独有偶,诗人王安石、及其胞弟王安国、和其叔叔王霈叔侄三人,皆在朝廷上担任了重要的职位。这种恩荫制度在宋朝长期存在,导致冗官现象越来越严重。
可是想要改变这种制度,势必会影响到许多家族的利益。王安石在变法时就提出了要取消恩荫制度,极力提倡唯才是举,但是此举也令他得罪了不少官员。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写下了与恩荫制度有关的内容,故事虽短但极具讽刺意味。内容是皇帝在某地巡察,当地有个人生活极其贫困,穷到连一日三餐都吃不起。
这样的人本与仕途无缘,可是只因为他捉到了一只皇帝喜欢的蛐蛐,就得到了众多赏赐。不仅如此,就连当地的县官等职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赏赐。
其实恩荫制度并非只在宋朝存在,在此之前的汉朝也曾实行过恩荫制度,但是范围较小,只限制在同胞兄弟及自己的儿子身上。
唐朝将恩荫的范围扩大了些许,子孙以及曾孙都可以受到家族长辈的恩惠。这些朝代将恩荫制度控制在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是到了宋朝就有些不受控制了。
近乎疯狂的恩荫制度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位老臣下位或去世后就可以推恩二十余人,除了自己的直属儿孙外,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皆可被推恩。
以一换二十的交易,令宋朝朝廷在这场博弈中举步维艰,占据主导地位的则是各大世袭家族。说是皇家掌管着天下,但立于朝堂之下的众多官员大多是来自同一家族。
各个家族垄断了朝廷大部分的职位,还会联合着一起排挤孤立无援的官员。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真正有才华的学子求官之路。
就算有机会进了宦海,最后也会被其他大臣针对。大臣家族的后辈依旧担任着重要职位,而贫苦的普通老百姓仍然家徒四壁。
踏踏实实的寒窗苦读,却比不过家里有一个大臣祖辈或父辈,属实令人心寒了。若推恩上来的是能人志士也可以,事实是许多闲职上的都是世家大族的纨绔子弟。
他们自身的学识不够,眼界也非常有限,只是依靠着祖父辈的恩荫,即使在职位上无所事事也没人敢多说一句。
不需要为了求官而寒窗苦读,在优越的环境下生活,长大后也不比为了科举而苦恼。恩荫制度之所以可以存在这么长的时间,就因为这是一种皇室笼络世家大族人心的好办法。
但是恩荫制度慢慢腐蚀了官宦体系,腐败贪污现象层出不穷,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该制度已经形成了难以根除的“毒瘤”。
世家子弟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勾结在一起,致使朝廷之上党派斗争屡禁不止。而那些靠自己真才实学考上来的官员,会被其他家族共同排斥。
宋朝后期的行政效率明显降低,社会矛盾加剧,整体多呈现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为国家混乱埋下了祸根。
越到后期朝廷管理越混乱不堪,恩荫制度甚至逐渐模糊了对推恩人选的年龄限制。所以很多年龄甚小的孩童已经有了官职,不过孩童不会去上任,只是领每个月的俸禄。
一个家族如此做后成功了,就会有许多家族争相效仿,久而久之留给真正有才学的人的机会就不多了,这也间接阻断了宋朝廷“吐故纳新”的道路。
恩荫制度备受推崇,封建主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了这项制度的不公平,使得民间怨声载道。讽刺的是,大臣的后辈依旧可以继续为官,可低阶级的平民百姓想要往上爬几乎无路可走。
民怨积压已久,宋朝三百多年里多次的民间起义都是因为社会矛盾的加剧。有了宋朝的前车之鉴后,之后的朝代虽然也有恩荫制度的实行,但是规模都在合理范围内,并无越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