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滴翠亭事件,薛宝钗这么做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深受贾府众人喜欢。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薛宝钗栽赃陷害林黛玉!这可谓是薛宝钗身上一个抹不去的黑料,薛宝钗在滴翠亭偷听到了丫环、坠儿的谈话,期间两人提到“贾芸捡到小红的手帕”等男女之间的敏感事宜,于是就在两人推窗的一刹那,薛宝钗巧妙地用林黛玉来替自己背“黑锅”:

宝钗反向她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边看着她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她一跳,还没走到跟前,她倒看到我了,往东一绕,就不见了。必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第27回

此情节本来或可当做少年儿女间的一件寻常笑谈,可曹公却如实描绘了林红玉和坠儿其后的反应,这也是很多读者以此诟病薛宝钗的直接原因:

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她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第27回

如此这般,引起了众多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薛宝钗嫁祸给黛玉,万一林红玉和坠儿狗急跳墙,一不做二不休,对林妹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可怎么办?万一杀人灭口可怎么办?我的天呐,薛宝钗的心机真是太狠毒了......

读者皆爱林妹妹,故而看不得林妹妹受得半点委屈,尤其还被宝钗这般诬赖,这如何使得?

笔者私认为,宝钗嫁祸给林黛玉这件事本身,肯定是不妥的,无论是站在理性角度,还是道德情感角度,宝钗此举必然是有问题的,可也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最起码不至于影响对宝钗人品的评判。

首先,宝钗嫁祸给黛玉这件事,产生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林红玉和坠儿对林黛玉心生忌惮,生怕林黛玉把自己的秘密给透露出去;

可这件事的好处也在于此:如果林红玉和坠儿后来发现林黛玉没有把这件事说出去,那么必然会在心中对林黛玉有所感激。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林黛玉确实没有说出去(她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等这场风波过去后,黛玉收获的应该是小红和坠儿的感激,而非怨恨。所以用理性思维来看,这场嫁祸事件,并未对黛玉造成实质性的损失。

其次,既涉及到薛宝钗的人品分析,那么必定要对薛宝钗的主观意愿进行探究。而通过细扣“嫁祸”情节,笔者认为,薛宝钗并不存在主观上的栽赃意图: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也躲不及。少不得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第27回

从此处可以明显看出,薛宝钗的“嫁祸”动机并不是要陷害林黛玉,而是要躲避眼下尴尬的处境——小红即将推窗看见自己,到时候一个小姐,一个丫环,四目相对,宝钗心照不宣地尴尬一笑,这场面真要多尬有多尬。

因此笔者私认为,宝钗采取的措施,类似今天在电梯内碰见关系不太熟的办公室同事,打招呼吧,没那么熟;不打招呼吧,又显得太尴尬,于是左思右想之下,悄悄拿出没有信号的手机,装作看信息,以此躲避电梯内的尴尬氛围。

当然,笔者并非为宝钗此举洗白,前文笔者已经说过,立足情感角度,宝钗此举必然是不妥当的,即便她的行动没有对黛玉产生实质性的损害,但还是让无辜的黛玉卷入了这场毫不知情的“偷听”事件。

此处还涉及一个“为什么是林黛玉”的问题,因为大观园众姊妹那么多,薛宝钗为何偏偏挑林黛玉栽赃。

这一点可从书中得出答案,原来那天正值四月二十六日,姊妹们都在园子内祭奠花神,只有林黛玉不在,于是宝钗主动前去潇湘馆去找林黛玉,在找黛玉的途中,就恰好无意中偷听到了这件事。

所以,薛宝钗并非针对林黛玉,而是事态紧急,她必须在脑中即刻搜寻一个人来应付眼前的困境,她此行本来就是找黛玉的,故而顺嘴而出黛玉的名字。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宝钗是去找迎春、探春等人,她顺嘴而出的名字可能就是她们了。

综上所述,“滴翠亭栽赃”事件,或许能证明薛宝钗之理性思维——为了自己摆脱眼前尴尬困境,用黛玉来帮自己开脱。但不足以说明宝钗人品有问题,至少宝钗并没有主观上的“栽赃”意愿,亦如当今法律上的“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的区别,虽然事实一样,但对于当事人而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