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曾经在大汉王朝创造出辉煌的功绩,。这是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主父偃是临淄人,汉武帝时的大臣,他出身于贫寒的家庭﹐最开始的时候学习长短纵横之术,到了后面开始学习《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其他的诸侯王国都没有受到重用。于是主父偃便前往长安,然后直接上书给当时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当天就召见他入宫,让他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在这一年中他连升四次官﹐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这么看来他和其他的大臣命运似乎相同,为什么要感谢他呢?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详细的记载的这一事情。
当时汉武帝虽然已经一统天下,国势非常的强。可是仍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
一是分封诸侯时,这些诸侯王手握兵权,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在出行的时候,甚至和汉武帝一样威风,梁王还私自,建造了数十万支弓箭,府上宝库里的珠宝甚至比宫里还多,这样的管理,对于汉武帝的统治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二是土地兼并严重,有些诸侯国的城池数十座连在一起,阶级矛盾也跟着逐渐激化。
三是匈奴的不断入侵,强大的匈奴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们长期的影响着汉王朝的边境,如果不下狠心去剿灭他们,边境将一直动荡不安。
《资治通鉴》中有这一说法“国虽大,好战必亡”。
所以想要彻底击溃匈奴,就得先治理好国家,避免外面的敌人还没有打进来,王朝就自己瓦解的现象。这三个因素都被主父偃看在眼里,为了加强汉武帝的中央集权,他向汉武帝献出了“天下第一阳谋”—推恩令。这一计很快便被汉武帝认同并使用。在推恩令被汉武帝重用后,主父偃的地位也逐渐上升,他的话语在汉武帝的面前就十分受用,于是许多大臣都开始巴结主父偃,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主父偃也从不拒绝。
不过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主父偃只是向汉武帝上书了一项计谋,就被汉武帝如此重视。在看到《资治通鉴》里对“推恩令”详细的解释时,我就明白了。大概是这样,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推恩令本质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的改进。这项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推恩令的实施也让汉武帝在专心对抗匈奴的时候,不用担心王朝内部的诸侯王反。
这个时候的此时主父偃虽然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但是主父偃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想要攀龙附凤,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入齐国的后宫,但是惨遭拒绝。于是主父偃便怀恨在心。主父偃因为文笔很厉害,于是在得知齐王品行不行的时候,便立马引诱皇帝派自己去调查,在齐国调查时,主父偃逼死了齐王。在此之后主父偃又向含屋顶揭发燕王乱伦的事情,燕王也因此被处死。在当时很多人都害怕主父偃向汉武帝告状,不敢得罪他,因此很多人都想将主父偃扳倒。当时赵王家中也有乱伦的丑事,他看到齐王和燕王都是因为这件事,被主父偃上书最后家道中落。赵王害怕被主父偃揭发,于是想要先下手为强。不过主父偃的嘴十分的厉害,赵王不敢与他当面对峙。在一次汉武帝派主父偃去齐国的时候,赵王立马上书,
入宫告状,说主父偃贪污、二是说主父偃在齐国故意逼死齐王。听完汉武帝便立马派人将主父偃抓入牢中。
主父偃只承认了自己受贿,不承认自己逼死了齐王,只凭这一条罪,再加上汉武帝本就不想杀他,在牢中他是很有机会自救的。可是主父偃得志便猖狂,辉煌腾达后将身边的人得罪了个遍。大多数的官员又害怕他那张嘴出来告状,于是很多人都落井下石,告诉皇帝一定要杀掉他。这个时候一位重量级的大臣—公孙弘出面了,告诉皇帝如果不将将主父偃处死,你怎么向天下人交代?最后皇帝不得不下令处死主父偃,甚至是诛了他九族。
主父偃睚眦必报的个性导致自己最后成为所有人落井下石的对象。但主父偃是十分有才能的人,司马迁曾在《史记》写道:“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可以看出对他的死是十分的惋惜。要是主父偃为人处世更圆润一点,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