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赵姨娘的女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红楼梦》之贾探春这个人物,喜欢者众多,她作为贾府“四春”中的老三,才貌远胜迎春、惜春,因此在第5回,曹公排列金陵十二钗正册时,将其排在元春之后,位列十二钗第三名(黛、钗并列第一)。
但有不少读者很好奇,为什么探春的排名能这么靠前?她既无黛玉之咏絮才、又无宝钗之停机德,更无元春之身份地位,如何能大言不惭排列在这三位之后?
对于这一点,曹公于第56回,曾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进行阐释,用一个“敏”字形容探春,可见曹雪芹对探春极高。可笔者私认为,林黛玉对探春的评价则更为精准,第62回,黛玉曾用一个“乖”字来比拟探春:
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到是个乖人。虽然叫她管些事,到底一点儿不肯多事,差不多的人,就早作威作福起来了。”——第62回
林黛玉认为探春是一个“乖”人,当然,这里的乖不是今天现代汉语中“听话”的意思,而是指心中有算计,思维谨慎,甚至带有某种偏贬义性的褒义含义,譬如《通典·食货九》中曾提到:遂令接境乖商,连邦隔贸。此处的“乖”便有圆滑、奸诈之意。
放在具体的语境当中,林黛玉对探春的评价更多带有称赞色彩,意指探春协理大观园后,没有作威作福,而是审时度势,不该自己插手的事情绝不越权,做到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这背后,则是探春的高深权术——治家者不得不具备这种素质。
曹公很少有对探春的正面叙写,他刻画探春,更多是从客场角度出发,让别人对探春进行评价,比如第61回“司棋砸厨房”之前,柳家嫂子和丫环莲花儿之间的对话中,曾提到过三姑娘探春的作为:
柳家的忙道:“连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现打发个姐儿,拿着五百钱来给我......姑娘们到底不收,说赏我打酒吃。又说:‘如今厨房在里头,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叨登,你拿着这个钱, 全当还了他们素日叨登的东西窝儿。’这就是明白体下的姑娘,我们心里只替她念佛。”——第61回
探春作为大观园的管理者,其实完全可以享受管家人的特权,包括柳家嫂子这些人,巴不得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讨好管家主子呢,可探春从大局着想,主动“掏钱吃饭”,此举既是出于公道,更是出于对权威的巩固,柳家嫂子这般在背后说探春好话,可见探春之举获得了实际的舆论效益。
再如第62回,贾宝玉生日当天,探春等人得知平儿也是同一天生日,便要凑钱给平儿办一个生日宴,探春提出的建议是:可巧今儿里头厨房不预备饭,一应下面弄菜都是外头收拾。咱们就凑了钱,就叫柳家的来揽了去,只在咱们里头收拾就好。
探春很明白自己的位置,王夫人命她协理大观园,所以她就不会让自己的权力超出大观园之外,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她纵横捭阖,可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她则谨小慎微,万万不敢有半点作威作福的姿态,单是这一点,探春就胜过了王熙凤。
且看第14回,彼时秦可卿去世,王熙凤在贾珍的请求下暂时协理宁国府的大小事务,她就不似探春这般谨慎,而是被权力迷了眼,刚开始还谨慎处事,可慢慢的便开始恃才自傲,目中无人起来:
合族中虽有许多,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都不及凤姐举止舒徐,珍贵宽大。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内,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为人。——第14回
两相对比,就能发现探春之低调严谨,阿凤之锋芒毕露,在相同的条件下,无疑前者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后者则很有可能招致怨恨,被人暗地里使绊子。
高鹗续写的后40回中,贾母去世,王熙凤拖着病体尽力协理众多丧事事务,可底下人却纷纷趁着这个机会,偷懒的偷懒,怠工和怠工,急得凤姐一边咳嗽一边恳求大家用点心,此景象好不令人心痛,为阿凤一叹。
可以想象,彼时若是探春负责管理,情况必然不会这么糟,她公正严谨的处事早已为她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包括第56回承包大观园过程中,探春也是“唯才是举”,谁有能力,就承包给谁,而不是借此机会培养羽翼,或者借这项工作笼络底下人的贿赂。要是王熙凤,不借此机会捞个盆满钵满才怪呢!
《论语》子路篇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探春和阿凤之区别,就在于此。
而就探春而言,她所行的这些事,既是出于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有意用这种方式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她既正直,又圆滑,其权术颇得正道,林黛玉以“乖”字比探春,才是精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