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辙兄弟俩在历史上感情如何?

苏轼与苏辙兄弟俩在历史上感情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057年,19岁的苏辙和哥哥苏轼一起参加礼部会试,兄弟两个都进士及第,被置于高等,苏轼名列第一,苏辙虽然没有哥哥的成绩好,但也名登五甲。

这次进士考试之后,两兄弟并没有马上步入仕途,因为他们收到了母亲故去的消息,马上陪同父亲赶回家乡为母亲守孝。

但是,这次考试已经足以让两个人在京城名声大噪,为他们之后成功入仕打下了基础。

一、崭露头角

1061年,苏辙和苏轼返回京城,参加由大臣推荐的制科考试。

在这次考试中,苏辙表现出和苏轼极为相似的特点:敢于秉笔直言。在他的策问试卷中,他针对当时的政事得失大胆议论,完全不顾及当政者宋仁宗的感受。

果然,试卷送上去之后,初考官胡宿认为苏辙对宋仁宗不恭敬,不准备录用他。

但是另一位考官司马光却很欣赏苏辙的文章,他建议将苏辙置于第三等—--苏轼这次考试的成绩就是第三等,被誉为“百年第一”。----无奈胡宿强烈反对,最后只好将苏辙置于下等。

但是即便苏辙被置于下等,不如哥哥苏轼,这成绩也足以值得老父亲苏洵骄傲:因为这次考试最终只录取了四人,苏轼和苏辙兄弟就占了两席之位。

在此之前,苏洵被韩琦推荐做官,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奉命在京城修《礼书》。此次考试之后,苏轼被委派了凤翔判官的官职,苏辙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苏轼去凤翔任职,苏辙请求留在京城照顾父亲,获得朝廷批准。

二、反对青苗法

苏辙步入仕途后,有一段时间在三司条例司任职。

三司条例司是主持熙宁变法的决策机构,权力极大,凌驾于三司之上,由参知政事王安石和宰相陈升之共同掌管。

当时吕惠卿也在三司条例司,对王安石变法的主张,吕惠卿都表示同意,因此他很快成为新党的核心成员。

苏辙却并非如此,尤其在王安石让他对青苗法表达意见时,苏辙直接指出了青苗法的缺陷。

王安石为此很长时间都没有再提青苗法。

苏辙在三司条例司呆了没有一年,就被贬到外地,担任河南留守推官。

不久,苏轼也被贬出京。

在对待王安石变法这件事上,兄弟二人的态度不谋而合。

三、乌台诗案

此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到外地做官的,还有张方平、文彦博等人。

苏辙文名在外,很早就受到张方平的器重,他担任推官不久,就被张方平征召到陈州,担任陈州教授之职。

三年后,苏辙又被文彦博征召为学官。

1079年,苏轼因为写《湖州谢上表》被人诬陷入狱,不久被贬为黄州团练使。

此时苏辙正在张方平处担任应天府判官之职,他为了救苏轼向朝廷上书,请求免去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赎罪。但是朝廷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丝毫没有减免苏轼的惩罚,同时还将苏辙贬为监筠州盐酒税,还规定五年内不得有任何升调。

苏辙不仅没有救出哥哥,反倒把自己的前途也搭了进去,昔日的好兄弟成了难兄难弟。

四、起复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反对变法的司马光被起用为副宰相,原来反对新法的官员相继被召回朝中,苏轼和苏辙兄弟都在此列。

回到京城之后,苏辙继续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很快又担任右司谏,虽然级别不高,但是专门负责谏诤之职,但凡官员有做得不恰当的都可以弹劾。

被苏辙弹劾的官员包括宰相蔡确、尚书右仆射韩缜、枢密使章惇,以及苏辙的前同事吕惠卿,这些人都是支持新法的官员,在苏辙的弹劾下,都被贬到外地任职。

对于司马光的“尽废新法”,苏辙也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是司马光却从来不听。虽然不听苏辙的意见,司马光却始终重用苏辙,很快苏辙就升到了吏部尚书。

同时,他的哥哥苏轼又踏上了外地就任之路,到杭州担任知州。

苏辙想要和哥哥一起去外地,接连上书四次,却都没有被批准,他仍然留在京中任职。

直到1094年,哲宗亲政,新党再次得势,苏辙再次被贬,到汝州担任知州。

五、兄弟一别

这次,苏轼比他更惨,被贬到了距离京城千里之遥的惠州(今广东惠阳),不久又被贬到海南儋州,接受的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处罚。

苏轼远赴海南的时候,苏辙也正在贬谪途中,二人在藤州相遇,兄弟两个依依惜别。

从此分手,竟是永别!

1100年,天下大赦,苏东坡踏上北归之路,不久即病逝于常州。

苏轼临终之前,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见到自己的弟弟苏辙,此时的苏辙正远在他乡担任濠州团练副使的职位。

得到兄长病逝的消息后,苏辙十分悲痛,但是他仍然强忍住悲伤的心情,遵从之前兄弟二人的约定,为哥哥写下了《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轼病逝于被赦途中,或许是他的幸运。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奸相蔡京一手主导的党祸,这一次,苏辙被降为朝议大夫,直到1103年致仕。

65岁的苏辙选择在颍川定居。此时,曾经和他一起反对新法的那些老臣已经所剩无几,苏辙因此自号“颍滨遗老”,他每天只是默坐参禅,读书著述,闭口不谈时事。

苏辙的著作颇丰,他留下的著作有《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等。

在诗词创作方面,苏辙一直在努力追赶兄长苏轼,但是无论是思想和才力,他都略显逊色。苏辙的散文写得很好,尤其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曾经称赞他的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1112年,74岁的苏辙病逝。到宋高宗时,因为他的长子得到重用,苏辙获赠太师,被封为“魏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