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我们讲了管控行为的困难,
那么问题就来了:还要不要管教?
不教规矩,担心孩子无法无天,
教规矩产生冲突,也担心适得其反。
这一篇和下一篇是“行为”的总结,
我们会让父母放心:教育是必须的,
但不是靠我们强制,
而是靠孩子成长的力量自我超越。
【经典说】
《光有爱还不够》
孩子对于约束总持有一种双重态度。他拒绝约束,他又在无意识中寻找和等待约束,因为他模糊地感觉到缺少约束将阻碍了自己生命的前行,从而使自己失去幸福。
确实,发育“迟缓”的儿童从来就不是快乐的孩子,他们只有在做到超越自己的迟缓时才会变得开心快乐。
母亲不会让孩子无偿放弃他所迷恋的快乐。她要求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让他发现新的、更适合其年龄、更能激发起好奇心的快乐。
这样做将使孩子把快乐和成长结合起来,使其对快乐的追求不再服务于一种贫瘠且制造贫瘠的停滞,而是服务于其生命、使其能够把对快乐的追求变为自己成长的动力之一。
它的作用还有告知儿童人类社会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从而让其逐步认识社会规律。
这是一种“人性化教育”,因为它不是要求儿童放弃他的冲动,而是为他提供了通过确立与社会生活相协调的目标来满足冲动的可能。
“升华“的意思就是使用既被社会认可,又要求开动智力参与其中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冲动。
他就会知道,父母不责备自己的欲望,他们要管的只是要他在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麻烦的条件下满足这种欲望。由此,他将学会不畏惧自己的欲望,安心接受它们逐一出现。
这对儿童来说也是一道防线,使他不再害怕自己。
它是大人将孩子领入人类生活,让其认识人类法则的一种方法。
大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些条件。
一方面,大人必须对自己说的话非常相信,对自己为孩子所树标准的价值和意义深信不疑。的确,无论大人外在表现是什么,孩子认同的总是他内心深处存在的东西。
另一方面,大人必须让孩子看到他言行一致,自己也遵守他要求孩子遵守的东西。
【晴妈说】
今天引用的这本书之前也引用过,
不推荐给普通父母,因为较为学术,
但其中的道理还是很值得学习。
今天这篇是行为分支的总结篇,
我们要讲管教中疑惑最多的部分:
该不该设规矩,如何设规矩?
之前讲“边界与自由”强调自由,
今天回到“边界”:强调规则。
“我们要接纳孩子,无条件接纳,
不能把父母的规则强加给孩子。”
这些概念都很美,但实际给人困扰,
孩子所做的一切真的都可以接纳吗?
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尊重是无条件的,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行为都一样。
对一切行为同等接受,等于是漠然,
孩子会觉得他做什么我们都无所谓。
必要的“不”,他会感觉到被关心。
如果规则是父母对吃穿玩的干涉,
那是一种入侵,孩子会强烈抵触。
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传递给孩子的,
不是私人意见,而是文明的要求。
基本的文明会影响孩子被他人接受,
也会影响孩子未来对犯罪的观念。
这不只是应付幼儿园和学校要求,
也是广义的人际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父母因为不愿约束孩子,
没有让孩子知道这些准则存在,
那就是没有为他走入人群做好准备。
有时候人为自己不受欢迎编纂理由,
但实际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不够文明。
父母不是发明规则,而是介绍规则。
文明世界的特征是用智力生存,
用理智寻找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
(这些特征很多人已经忘了。)
文明,就是找到不害人害己的途径,
让“我要”能用合理的方式得到。
学会寻找理性道路,是对孩子的保护。
在框架之内,他可以更放心地追求。
从这种意义上,边界不是一种打压,
而是对孩子内心诉求的更好认可。
孩子对自己的诉求和情感常不确定,
不确定它们可不可以、对不对。
只要行为不越界,一切都是可以的。
行为的边界是对诉求和情感的保护,
心可以随意,只要知道行为要止步。
这一点不明确,是许多错误的来源。
但胡闹是孩子敏感期的天性吧?
我们不是应该接纳他的天性呢?
是的,我们接纳每个阶段的天性,
允许他探索,宽容他的错误,
但我们要帮助孩子,超越每个阶段。
孩子有时会混淆“原谅”和“欣赏”。
我们只是出于宽容,允许他幼稚,
但却让孩子以为我们喜欢他的幼稚。
这会让他迷恋于心智的停滞。
那么到底如何教授规矩呢?
对小孩子,不打能学会规矩吗?
我们说过,打骂对管教无益,
也说过,强制的责罚会造成怨恨。
在这里,重要的是父母的预期:
我们需要去教育,但无需强求速度。
孩子经常会说得好听,做事做不到,
这是好迹象,说明他在努力学习。
在孩子“知道”和“做到”之间,
有很长的距离,父母无需急躁。
我们不能不让他“知道”,
但可以宽容他一时“做不到”。
总有一天,当我们给他信心,
他会吸纳我们的信心而自我成长。
他必须依靠自我才能真正“做到”。
孩子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成长力量,
他会活出他觉得正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