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争宠”的背后

你家的孩子也经常“争宠”吗?

周末,小侄女乐乐来到我们家,和我家宝宝小希玩得非常开心。到了晚饭时间,我和宝宝的爸爸正在吃饭,宝宝在沙发旁玩,乐乐则在厅里跑来跑去到处找乐子。玩着玩着,乐乐帮小希爸爸拿了东西,递过去的时候,小希爸爸顺势把乐乐搂在怀里拍了几下以示夸赞。不巧这个动作被小希看到,于是发生了让我们吃惊的一幕:本来在沙发旁边玩得很好的小希,看到爸爸抱乐乐,二话不说快步走过去,一下子趴在爸爸的腿上,使劲往爸爸抱乐乐的夹缝里挤。看着她像个鸵鸟一样噘着小屁股和乐乐挤在一起的样子,我们都被逗乐了,她爸爸更是开心,要知道,平时小希都不要他,不让他抱的。

孩子“吃醋”原来是“嫉妒心”作怪

孩子的这种“争宠”现象在家里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大部分家长都觉得这种反应很好玩,甚至因此不停地用类似的事件来刺激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更好些,更依赖些。例如,当妈妈抱着宝宝的时候,如果爸爸过来抱抱妈妈,宝宝会马上把爸爸推开,然后自己搂住妈妈,小脸还在妈妈脸上蹭蹭,好像在说:“妈妈是我的,你不要跟我抢。”在这个时候,有些妈妈就会故意逗宝宝,在爸爸脸上亲一下,宝宝又会马上把小嘴凑过去,也在爸爸脸上亲一下,每每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都会觉得很好玩,有些甚至还得意得一塌糊涂,因为可能宝宝跟自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密接触。

        如何认识孩子的“吃醋”行为?

孩子吃醋了,这种行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认识孩子的“吃醋”行为呢?

你知道吗,孩子爱“吃醋”是一种嫉妒行为。事实上,孩子在3个月大时就可以出现这种行为了。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不能容忍自己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虽然我们常常觉得孩子的这种行为很好玩,实际上却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你知道孩子的嫉妒行为会有怎样的消极影响吗?

嫉妒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它对于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儿童长期处于嫉妒这种消极的心理体验之中,情绪上会产生压抑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器官功能减弱,机体协调出现障碍。而这种障碍又会加剧不良的心理体验,使儿童产生诸如忧愁、怀疑、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此外,嫉妒还会影响孩子对事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容易使孩子产生偏见,产生怨天尤人的思想,影响孩子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最终压制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不过,嫉妒也不完全是件坏事,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把这种心理以正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可以使之成为幼儿向上、进步的动力。

 孩子有“嫉妒心”,怎么办?

我们知道嫉妒是一种消极的情感,那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嫉妒心呢?

 1、孩子长心眼了,家长不要太开心

我们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心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要泰然处之,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觉得好玩儿忽视了引导。在发现孩子的“吃醋”行为的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开心的,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心眼了,甚至觉得值得炫耀。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虽然孩子的确是长心眼了,明白别人跟自己爸爸妈妈亲近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实际上这种反应方式却是消极的,需要我们加以引导。

 2、给孩子必要的安全感

给孩子必要的安全感主要体现在家长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对孩子的爱。孩子的嫉妒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根据当时的情景分析孩子嫉妒的原因,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安抚、引导甚至教育。比如,如果孩子因为担心家长会把自己的爱转移到别人身上而嫉妒其他跟我们亲近的小朋友,我们就可以一边安抚宝宝一边告诉他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爱他,但爱他并不等于不能对其他小朋友好等。

3、帮助孩子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让孩子懂得各人都有各人的优势和长处,但同时各人也都有各人的不足和短处,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在生活中学会正是别人的优势和长处、欣赏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从而能够学习、借鉴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战胜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