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拥有丰功伟绩的帝王,除了开疆扩土充盈国库以外,还会提前安排好继承人的教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江山延续。自灭掉六国实现统一开始,秦始皇便以苛政治天下,他觉得这是震慑他人最好的方法。但公子扶苏却不认同父亲的观点,在他看来,让百姓休养生息才是重中之重。因为''焚书坑儒''这件事,扶苏彻底惹恼了秦始皇,被其''发配''到军营中监军。其实,秦始皇之所以会这样做,是为了让扶苏得到历练,以便顺利接替皇位。
秦始皇
为谋夺皇位,赵高矫诏令扶苏自刎
因为父子之间政见不同,扶苏被秦始皇勒令来到上郡,大将军蒙恬正在这里修建长城。从表面上来看,秦始皇对扶苏有很多不满之处,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改变过传位于扶苏的想法,只不过想借这次的机会使扶苏得以成长。在临终之前,秦始皇命令赵高写下遗诏,内容就是接扶苏回来继位顺便主持葬礼,没想到这份圣旨却被赵高所换。秦始皇的一生太过自负,所以他笃定赵高不敢背叛,只是,此时的秦始皇早已油尽灯枯,赵高又怎么会把他放在眼里呢?
赵高与胡亥等人密谋以后,照旧派人带着圣旨前往上郡,只不过诏书的内容早就发生了改变。使者宣读说:''朕命令扶苏与蒙恬驻守边关十余年,但你们不但没有任何作为,还累得国家损失众多兵将。扶苏身为人子,没有任何功劳不说还上书诽谤皇帝,实在是不孝。大将军蒙恬知情不报居心叵测,赐这二人自裁。''接到这份诏书以后,扶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与父亲虽然有很多不合的地方,但绝对想不到秦始皇会将他赐死。
扶苏形象——秦时明月
在扶苏奉旨自刎之前,蒙恬曾经阻拦过他。蒙恬认为,如果秦始皇真的不重视扶苏的话,就不会把监军这样的任务交给他负责,所以这份诏书绝对存在问题。只是不知为何,扶苏却坚持自刎,还说:''父亲赐死儿子再正常不过,他或许是担心我拥兵谋反。''扶苏死后,蒙恬却不愿自杀,使者只能把他暂时囚禁起来。扶苏的死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为何没有确认便草率自刎呢?
首先来说,扶苏的性格太过仁义善良,他根本就没有反抗圣旨的想法。更何况,秦始皇残忍的性格是出了名的,扶苏确实会怀疑父亲对他的看法;其次,面对当时的情形,扶苏除了自刎以外没有其他选择。秦始皇虽然有意传位给扶苏,却始终没有立下诏书,他的反抗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不自杀的话,扶苏就必须带领大军杀回京都,这点不符合他的性格;最后,李斯和赵高的势力太过于强大,除了控制朝中官员外,他们手中还有象征权力的玉玺,扶苏无意争夺。
大秦王朝二世而亡,胡亥未必是重要因素
因为公子扶苏的名声太过于响亮,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如果由扶苏继位大秦绝不会亡。只是,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除了一国之君的原因之外,秦朝内部还存在很多问题。
支持扶苏继位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他性格仁义心怀天下,登基之后完全可以施以仁政收服民心,之后的农民起义便不会发生;第二,陈胜吴广等人在起义的时候,便是以''为扶苏报仇''的名义,只要扶苏不死,后来的事情都不会发生;第三,扶苏与大将军蒙恬关系极好,将士们对他也是真心顺服,平定叛乱再轻松不过。扶苏的优秀不能否认,但过于讲究仁义就能治理好国家吗?以他自刎而死这件事举例,扶苏很可能变成一个没有魄力的皇帝,秦朝早晚还会走向衰退。好皇帝和坏皇帝之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分界线,如果想成为名留青史的明君,势必要伴随着腥风血雨波诡云谲,江山安定哪有那么容易实现?针对这些事,扶苏是不是真的能挑起大梁?
陈胜吴广起义时确实提到过公子扶苏的名字,但他们只是为了博取同情,并不是真心忠于扶苏。哪怕没有扶苏这件事,他们依旧会选择起义。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王离作为主将出力不少,再加上章邯所带领的军队,这才暂时击退了来势汹汹的起义军。只是有一点,起义大军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但军中士兵的补给速度却没有那么快,双方的胜负早已注定。值得一提的是,巨鹿之战中,王离和他带领的长城军团尽数战死沙场,英勇事迹可歌可叹。
如果秦朝的局势比较安定的话,扶苏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哪怕赵高等人假传圣旨扶胡亥上位,依旧会有很多人出言反对。但是,当时的秦朝刚统一不久,百姓没有完全归顺,这些问题都不是扶苏所能解决的。仁政或许能收服百姓,但那些诸侯权贵,就必须有足够的利益才能安抚。从君主气魄方面来比较,扶苏有很多地方都比不上自己的父亲秦始皇,而安抚民心治理国家方面,扶苏又远远不是李斯的对手,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各种矛盾。当秦始皇还在位的时候,天下就已经出现很多动乱,甚至还有人敢公然行刺。一旦秦始皇驾崩离世,各地的起义便不能被压制,所以才会使得''秦二世而亡''。
总结: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疆土,但并没有真正地统一人心,一旦秦始皇的势力有所减弱,就一定会出现反弹。而且,秦始皇执政的时候手段太过狠辣,百姓们被压制得越狠,之后的反弹就会越厉害,不管是扶苏还是胡亥继位,结局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陷入战争的秦朝
从小部落发展到后来的庞大帝国,嬴政在很多方面都得依靠那些部落旧臣,只是连年征战后,旧臣的势力早就所剩无几。为了震慑住所有人,嬴政对这些老臣同样不假辞色,这才逐渐失去了支持者。大秦王朝从表面看起来确实强大,但并不代表内部没有问题,土崩瓦解只在瞬息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