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雍正形象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皇帝一心兴利除弊,为何会被后世视为暴君?
公元177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在位长达61年的康熙大帝病逝于畅春国,皇四子胤禛登上了皇帝宝座。雍正皇帝一心兴利除弊,竭力挽回清代的国势下滑的颓势,为什么还是会被后世视为暴君呢?
康熙皇帝
首先看看雍正皇帝有哪些功勋。康熙晚年出现了两大弊政:一是吏治腐败官僚贪腐成风,二是国库空虚朝廷左支右绌。
因此,雍正皇帝上台执政后,便采取了几大手针砭时弊。
首先,大力打击官场贪腐刷清吏治。其次,严查各地钱粮亏空,充实国库。
第三,推行摊丁入亩,减轻了人头税对老百姓的束缚,刺激了农业生产。
第四,重视兴修水利,积极治理黄河水患。又修筑浙江海塘疏浚水渠减轻了水患危害。
第五,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的传统土司制度,改为由朝廷定期任官制,加强了朝廷对上述地区的统治,消除了变乱隐患。
雍正皇帝的新政措施,扭转了清代国势下滑的颓势,使清代得以延缓了衰落危机。
就上述积极革弊布新的措施而言,雍正皇帝不失为清代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然而,日月有圆缺,黄金无足赤。作为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者,雍正皇帝无法做到完美无缺。
十四阿哥
雍正皇帝最为人所诟病之处,便是其统治严苛,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缺陷。
首先,雍正皇帝即位之后的第三年,公元1725年,便以结党营私之罪,逼迫原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
而年羹尧则是平定西北叛乱,帮助雍正皇帝稳定统治的功臣。尽管年羹尧因居功自傲而嚣张跋扈。
他的所作所为多有不检点之处,难免会被政敌纠住不放,从而借助打击年羹尧,变相向雍正皇帝发难。
虽然年羹尧的可悲结局,实属咎由自取。但是,雍正皇帝处置年羹尧的霹雳手段,还是给世人留下了刻薄寡恩的印像。
雍正皇帝
其次,雍正皇帝又罢了隆科多的官职,并将其囚禁致死。无论年羹尧和隆科多二人是否罪有应得,但作为雍正皇帝的心腹宠臣,却落得如此可悲的结局,难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借题发挥,故意把舆论导向往雍正皇帝得位不正上引导。
这才有了隆科多私改康熙皇帝遗诏,擅改“传位十四阿哥,为传位于四阿哥”,从而使本来应由大将军王胤禵继承的皇位,被雍正取而代之的传言。
第三,雍正皇帝对兄弟们的打压过重,采取的手段过于苛刻。皇十四子胤禵因在西北佂战有功而声名大振,雍正皇帝因怀疑他将不利于己,而对其进行打压。
皇八子胤祀素日喜欢结交各阶层有利用价值之人,一惯善于笼络人心。雍正皇帝认为胤祀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故将其废爵圈禁。
至于其他兄弟,只要有威胁帝位的嫌疑一概实施打压,绝无可能手下留情。无论这些弟兄是否可能威及皇帝的地位,雍正对其进行的打压,都难以避免的会授人以柄。
第四,雍正皇帝一心求治,致力于挽救清代国势下颓,消除官场风气污浊的现像。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猛刹官员贪腐之风,从而难免得罪大小官僚。
而且,又因其力推新政而触硑了士人阶层的利益,引发了他们的不满与反弹。因此,雍正皇帝又得罪了士人阶层。
第五,雍正皇帝为了巩固专制皇权,对凡是有不忠嫌疑的人,进行了无情打击。如岳钟麒这样的忠臣,也因受到了雍正皇帝的猜忌而险遭不测。
可见,雍正皇帝在即位前被朝臣呼为“冷面王”,在即位后又使朝廷畏之如水火,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然而,尽管雍正皇帝被后世传为暴君,但是在其自公元1773改元,直至公元1735年去世,在这短短的12年里,雍正皇帝致力兴利除弊力挽清代国势下滑的颓势,纠正了康熙皇帝晚年的执政失误,不失为清代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