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其中,有两种说法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在《史记索隐》中,以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为春秋五霸。而在《荀子·王霸》中,则是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由此,对于吴王夫差这位君主来说,并没有被纳入到春秋五霸的讨论中。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对于吴国君主夫差来说,在位期间曾经连续击败越国、齐国这两个强国。那么,问题来了,吴王夫差在位时,南压越国,北击齐国,为何没能入选春秋五霸呢?
一
首先,根据《春秋》、《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战奠定了吴国的霸业,但吴王夫差听信小人之言,放赦了勾践,还与越国通好。虽然此后吴国出击齐国大获全胜,但也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在夫椒之战之后,吴王夫差,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较大、较彻底的围歼战,一定程度上,艾陵之战也为战国时期的围歼战提供了借鉴,比如白起等名将指挥的战役,就是比较典型的围歼战。
凭借着这两场战役的胜利,吴王夫差的威望,可谓来到了巅峰。到了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希望可以实现称霸诸侯的目标。但是,在这场会盟中,夫差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结果还是后者当了盟主。
二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侯会盟中错失盟主的宝座,无疑是夫差没有入选春秋五霸的重要原因。作为对比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霸主,则有在诸侯会盟中被推举为霸主的加分项。比如齐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再比如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内),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等国,晋国被推为盟主。
所以,对于吴王夫差来说,如果能够在黄池会盟中被推举为盟主,无疑会成为他入选春秋五霸的加分项。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池会盟中,吴王夫差正是因为越王勾践偷袭自己的后方,这才匆忙回去,从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晋国争夺盟主之位。
三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夫差在外很久,士卒疲惫,于是就派使者带上厚礼与越国谈和。虽然越王勾践暂时同意了吴王夫差的谈和请求,但是,公元前476年,勾践再次攻打吴国。公元前473年十一月,越国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尽,吴国彻底灭亡。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吴国正式在吴王夫差手上走上灭亡的。而吴国之所以灭亡,显然和吴王夫差穷兵黩武,又妇人之仁存在直接的关系。比如在夫椒之战中,大获全胜的吴王夫差没有对越国斩草除根,这给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机会,从而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四
最后,再比如,吴王夫差在位期间,和齐国、楚国、晋国等大国争霸,不仅消耗了吴国的国力,也没有为吴国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因此,陆贾曾表示:“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而曹操也对吴王夫差的连年兴师动众、不知道休养生息提出了批评,在曹操看来:“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贤之于兵也,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综上,因为吴国是在吴王夫差手上走向灭亡的,所以,尽管吴王夫差拥有南压越国,北击齐国的战绩,却无法掩盖这一结果,仅凭这一点,吴王夫差就不适合入选春秋五霸。对于春秋五霸来说,大部分都是推向各自诸侯国走向强大的,而不是自取灭亡了。从这一点来看,任用伍子胥、孙武等人才,重创楚国为吴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吴王阖闾,其能够入选春秋五霸,无疑是非常合理的。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