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红楼梦》中的人物,本贯姑苏,贾母的女婿,林黛玉的父亲。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红楼梦》中,有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很模糊,对于从未碰过面的岳母贾母和女婿林如海来说,更是如此,书中林如海的出场很少,第3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出现了一次,下一次出现就是第12回,彼时林如海病重,写书信前来要接林黛玉回姑苏,紧接着林如海去世,仅此而已。
所以,纵观全书,贾母和林如海没有碰过面,所以要探究两人的关系显得有些困难。但其实若对《红楼梦》文本进行通读,并且对书中细节吃透,就会发现,贾母对这个女婿并不太喜欢,我们接下来就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
贾敏去世,贾母派船接林黛玉
该情节发生在第3回,彼时贾敏新丧,林如海刚刚处理完贾敏的丧事,结果突然就传来贾母要接外孙女林黛玉去贾府的消息,而且贾母接黛玉的架势是很强势的,我们看原文记载:
如海(对雨村)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为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那女学生黛玉,身体大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她外祖母致意教去。——第三回
贾母来接林黛玉,应该并没有提前书信通知林如海,直接命人坐船来接,这架势摆明了一定要接林黛玉走,不走不行!
也正是因为贾母的强势态度,林如海无法拒绝,故林黛玉身体刚好,虽不太愿意去京都,但碍于贾母,还是不得不立刻起身前往。
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其后第12回,林如海病重,想要让林黛玉回家的时候,他送来一封书信,征得贾母等人的同意,然后林黛玉起身,而不像贾母那般强势,病重之时,仍这般儒雅,可见如海之文人风骨。
林如海病重,贾母却不愿送黛玉回来
如果上述例子不足以说服诸君,我们再来看第12回,彼时林如海病重,遣人送来书信要接林黛玉回姑苏,由于是父亲病重,女儿理应回去,贾母也无法阻挡,只能送黛玉回去,可是贾母表现出来的姿态却是这样的,且看原文: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不大自在,争乃父女亲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她去,仍叫回来。——第12回
林如海病重,正值行将就木之际,可贾母在乎的是什么?她只是不想让这个机灵又聪明的外孙女儿离开自己,从贾母的“忧闷”、“也不好拦劝”、“仍叫回来”这些词语,可以明显看出,贾母并不想让黛玉回去,如海之生死,在贾母眼中,又算什么?
林如海去世,贾母未有任何表现
第三点,我们则要从曹雪芹的文学创作笔法来分析,曹公非常擅长使用“不写之写”的笔法,比如秦可卿去世,曹公却鲜少写身为丈夫的贾蓉的反应,为何?因为秦可卿与公公贾珍有不伦之恋,宁国府上下众人皆知,贾蓉其实并不在乎秦可卿,故有意忽略掉贾蓉的态度;
再有李纨与婆婆王夫人,纵观《红楼梦》前80回,这对婆媳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对话,这亦是这对婆媳关系其实并不好的隐晦笔法。
同样,我们用这种笔法来看贾母对林如海去世的态度,就可窥探这个岳母对自己女婿的真实态度了,关于林如海的去世,贾母如何得知,如何反应,书中只有一句话,还是借贾琏小厮昭儿的嘴说出来的:
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的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的,二爷打发小的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的示下。”——第十四回
这就是贾母与林如海的最后文笔交集,书中并未有贾母听到林如海死讯如何伤心,如何感叹,连一句感慨都没有,这种不写之写无疑暗示了贾母其实对林如海这个女婿并不感冒!
贾母为何不喜欢林如海?
最后,我们顺便谈谈贾母为何不喜欢林如海?笔者私认为,贾母不喜欢林如海,根源应该还是在已故的贾敏身上。
贾敏是贾母最喜欢的女儿,第3回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贾母就曾哭着说:“我所疼爱者,唯有你母”,这个“唯有你母”可见贾母对三个孩子(贾赦、贾政、贾敏)的喜欢有高低之分,她只喜欢女儿贾敏一人。
可就是她最喜欢的这个女儿,在林家当了几年媳妇后就去世了,贾母也是妇人,如何能心中不埋怨,于是将这些气撒在林如海身上。
由此推之,贾敏当年嫁给林如海,应该是贾母之夫贾代善拍的板,按照贾母的喜怒性情,必定不愿意将女儿远送姑苏,但贾代善是荣国府的一家之主,加上贾府面临军功——科举的转型,林家四世列侯,书香门第,林如海又是科第起家,前途大好,所以贾家和林家结为亲家,有利于贾家的未来政治势力的延伸和发展。
可贾母不在乎这些,她只想着自己女儿嫁给林如海,却没被照顾好,早早去世,甚至如果贾代善还活着,贾母恐怕还会向丈夫哭诉:“当年若听我的,女儿怎么会有这么个结局!”
但贾母到底是妇人,眼光受限,包括后来贾府的没落,跟贾母的贪图享乐、一味奢侈是有直接关系的,王熙凤、王夫人一直想节省开支,但担心贾母心里不受用,所以一直不敢裁减丫环,故而酿成坐吃山空之大厦将倾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