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将军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将军造反时,为何士兵们不保护皇帝?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帝制时期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象征着无上的权威和尊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伟大帝王所创下的辉煌业绩也被无数中国人传颂。
但是即使皇帝的地位尊贵无上,在古代仍然有不少将军起兵造皇帝的反,而且响应者往往还不少。
可能有些人会比较迷惑,皇帝作为真龙天子,按理说应当是士兵们效忠的对象,为什么将领造反时却甘愿一同作反贼呢?
不得民心岂能长久
秦末群雄逐鹿是我国第一次王朝更迭战争。虽然这次战争是由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发起,但是最终敲响秦王朝灭亡丧钟的还得是秦国统治各地的郡守的选择。
在这次战争中,耐人寻味的就是秦朝的三十六郡几乎全部背叛了秦王朝,除了三川郡的郡守李由作为秦相李斯的儿子誓死抵抗外,其余郡的郡守基本都参加了反秦的浪潮。
秦代的郡守是有兵权的,严格来说可以算是将军。但是这些秦国将军却能十分轻易的带走秦国的士兵一起反秦,这无疑拜秦国的残暴统治所赐。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将全国的兵器收缴到了咸阳熔掉,铸成了十二个金人,对外公开的理由是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但是实际上这只是秦始皇的弱民之术。
全国的一统并没有让秦始皇停下他对外扩张的战争步伐。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拓展了大片的领土。
然而此时秦帝国的战争机器早已经运转到了极限,士兵们对于长年累月的征战早已十分不满,普遍十分仇视这个残暴的帝国。
再加上秦朝征战的士兵也大多数是从原先征服的六国招募来的。他们打心眼里就仇恨这个害得他们灭国的君王。
因此,秦始皇去世之后,秦二世延续了父亲的统治政策之后,大量士兵自然会跟随着将领一同反秦。
除此之外,如果国家的领导人得位不正,也很有可能会导致士兵们跟随将领造反。
比如司马懿篡权夺位后,曹魏国内发生了著名的“淮南三叛”,他们都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起的叛旗。
将领的个人魅力
在古代不乏战功卓著的名将。他们不仅打仗是一把好手,而且治军理军也有十分出色的表现。
将领治军有方,培养了极高的个人威望,这件事有利有弊。利处在于这些大军军纪严明,作战勇敢,如臂指使,对于命令的执行十分坚决。而弊处就在于,这样一来,将领所统辖的大军就不再是国家的公器,而是这些将领自己的利刃了。
边塞地区也是常见的叛乱高发地。毕竟此地本就苦寒,战士们饱受戍边之苦和思乡之怨,再加上统治集团们“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有歌舞”的麻木不仁。
所谓的皇恩浩荡,对于士兵来说实在是一个稀奇的东西,完全不如平时日日得见的老长官令人信服。
相信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都会对其中的一段场景印象深刻。年羹尧征西北大胜归来,雍正皇帝召见他论功行赏,并请年羹尧手下的将军卸甲凉快凉快,结果这些将领不为所动。
年羹尧随即表示,这些将军都是在军营里待惯了,只了解有将令,不了解有皇上。
当然有一说一,小编一直都觉得这还是属于艺术加工了,毕竟哪个将领如此不知死活,竟然敢公然表示自己的将令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雍正皇帝听到此话自然是气的一肚子火,这也就为年羹尧的失宠埋下了伏笔。
但是电视剧归电视剧,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除了将领本人谁都指挥不动的大军。
比如明代的辽东总兵李成梁。他本人以厚重的恩赐治军,因此在他治下,辽东地区虽然经常打退蒙古人的进攻,但是也养成了深厚的军阀习气,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以至于李成梁被罢免之后,朝廷竟然找不到外人可以指挥李成梁当年的大军,被迫把他老人家请了回去。
此外还有明末著名将领左良玉。他所率领的就是典型的只知将令不知皇命的大军。
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后,左良玉率兵退到南方,为南明政权效力,然而受到了马士英的排挤。
左良玉于是决定造反逼宫,军舰沿长江而下,竟然排了200多里,可见左良玉手下拥兵之多。然而左良玉还没有等到造反成功就病死了。
独立王国
其实在古代,能够坐稳江山的皇帝一般都会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他所统治的国家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国家。
所谓天高皇帝远。很多时候,远在边疆地区的将领所拥有的话事权往往要比千里之外的京城大多了。
比如安史之乱。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手中掌握着15万-20万大军,而且全部都是能征善战之士。他的叛乱对于整个大唐王朝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安禄山实际上在发起叛乱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但是安史之乱仍然整整持续了七年,唐代经历了三代皇帝才将它彻底平息。
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清楚,为何安禄山已经去世,安史之乱的时间仍能如此之长。
其中一个重点的原因就是安禄山所掌控的不止是三镇的兵权,还掌控着三镇的经济、财政大权,有着一整套的班子。在他的统治之下,北方已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甚至在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安禄山原来的大本营地区依然只承认燕国皇帝,不了解唐代皇帝。
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士兵,吃的是安禄山的饭,穿的是安禄山的衣,自然是要为安禄山打仗,对于唐代皇帝当然没什么感情。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分封的异姓王和同姓王在辖区内也享有铸币权和军权,有着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造起反来完全没有心理压力。西汉时期从前期的英布叛乱,到中期的吴王刘濞七国之乱,都是这种国中之国埋下的祸根。
只是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将各个王国的权力收归中央,而唐代经历安史之乱后,因为过度借助各大节度使的力量,导致藩镇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藩镇势力从此合法的享有了对于一个地区的支配权,这也就为唐代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