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随着《红楼梦》的故事越往后铺陈,越是明确。等到王夫人借“绣春囊”撵走晴雯时,已经毫不遮掩心中的那层厌恶。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
王夫人口口声声“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句句都是借晴雯宣泄着对林黛玉的不满。
如果林黛玉能像晴雯那样被王夫人随便处置,这些话早都丢给她了。
晴雯被无情撵走,王夫人咬牙切齿地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等于将她“光着”撵出去不说,死后也不得善终,王夫人吩咐:“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晴雯究竟是不是女儿痨根本不知道。但王夫人一口咬定她是女儿痨,两只挫骨扬灰,无疑是对一年到头咳嗽不休的林黛玉的感情发泄。
那么,王夫人何以如此恨林黛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既不顾她贵夫人的身份,又不符合亲缘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三件事,都与贾宝玉有关。
一,林黛玉拴着贾宝玉
林黛玉一来,贾宝玉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从此二人一处吃,一处住,一处长大。
小时候的林黛玉敏感多疑,常发小性,贾宝玉又是一等的“风流痴病”,经常是惹了妹妹生气,又上去低三下四的哄。
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看在王夫人眼中却不是个滋味。
自己养的儿子,从小被婆婆把持着。好容易长大了,却又被林黛玉拴住。
王夫人刚失去一儿一女,“老母亲”心里那种妒忌、不甘都会转化成恨意。她不敢对婆婆贾母如何,只能“欺软怕硬”转向林黛玉,越看越不顺眼。
加之黛玉“目下无尘”,与薛家不顺眼,更得罪过周瑞家的,李嬷嬷等小人……这些小事以点带面,都被王夫人认为对自己不敬,也就越来越讨厌她。
二,林黛玉不劝贾宝玉
贾宝玉不爱学习,嘲笑有功名的读书人是“禄蠹”,不与他们虚与委蛇,更连老师都被他气走。
贾政王夫人对儿子毫无办法,有贾母庇护着,也只能听之任之。
然而,望子成龙是人心所向。王夫人自己无能为力,却会迁怒别人。
贾宝玉“不学习”,袭人苦口婆心、薛宝钗软语宽言都被贾宝玉当作耳旁风。反而四处宣扬“林姑娘可曾说过这些混账话”!
林黛玉不劝贾宝玉读书,非是不劝,而是知己之人,知道劝说无用。贾宝玉认为林黛玉是知己,不劝自己是“懂我”。
可王夫人不明所以,不免误会林黛玉纵容贾宝玉不学习。这就像晴雯教唆贾宝玉“装病”逃学一样,不可饶恕!
所以,王夫人越满意袭人、薛宝钗的贤德,越恨林黛玉的轻浮和坏榜样。
她不说自己教子无方,反而将贾宝玉不学习,离经叛道都归罪于林黛玉身上,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三,林黛玉情定贾宝玉
如果说以上两点王夫人还能隐忍,但宝黛爱情的发生,让她坚决忍不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亲近,超过了正常范畴。王夫人等过来人,宝黛的感情根本瞒不住她们这些长辈的眼睛。
于是,怡红院的麝月和潇湘馆的春纤都是王夫人的眼线,作为她伸在大观园的手和眼睛,监视着宝黛的一举一动。
当初袭人在贾宝玉被打后进言,要将他择机搬出大观园,王夫人马上就知道宝黛感情被袭人发现了。
都说是袭人“告密”破坏了宝黛爱情,并不公平,袭人什么都没说,王夫人早都心知肚明!
《红楼梦》时代的男女之情,是“伤风败俗”的丑祸和不才之事。稍一不慎就会让人身败名裂。
宝黛爱情发乎情止乎礼,但对外人来说解释不通,就是“丑事”。
王夫人一方面担心害怕,当大观园绣春囊的事一出来,她吓得六神无主,就是主观认定此物是贾宝玉带进去的。不敢承认而已。万一与林黛玉发生了什么事……根本不敢想象。
一方面她更是深恨林黛玉!
如果没有林黛玉,她也不至于整日担惊受怕。
如果林黛玉庄重点,贾宝玉也不会被“迷惑”!
如果林黛玉“死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怨怼”是不理性,也无法理性。
她只是个封建时代的母亲,思想有局限性。即便放在现在,王夫人这种母亲也不鲜见。
王夫人不认可林黛玉,与人品好坏无关。尽管有些事黛玉很冤枉,但只宝黛爱情这一条,就足以让王夫人恨她入骨。
在那个“男女私情”是洪水猛兽的时代。不但对当事男女、父母、家族、门楣甚至社会形象都是“丑闻”。一旦传开不堪设想。王夫人越不敢想,就越恨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