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七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对于世人而言,人们往往会厌恶那些曾经对自己不好的人,即使可以做到不发怒,但是也很难做到以德报怨。不过,在茫茫人海之中,总会一些特殊的人的出现,比如王彦超,此人曾经在赵匡胤落魄之时,拒绝收留赵匡胤。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当北宋建立之后,赵匡胤却不计前嫌地将其封为了大官,这是为何呢?
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祖籍涿郡保州保塞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出生在军人之家,并历代为官,而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唐的一位中等武将。但是赵匡胤出生的时候,后唐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因此当赵匡胤21岁的时候便打算闯荡世界,寻求未来的发展。
在赵匡胤离家之前,他的父亲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其做出了安排,让其前往复州(今湖北天门市),投奔父亲赵弘殷的老部下、时任复州防御使的王彦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王彦超对赵匡胤却并不友好,不仅没有收留他,反而用区区几吊钱便将其打发了。
赵匡胤只好转而投奔父亲的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但是赵匡胤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还被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凭势欺侮,赵匡胤于是辞别北上。
公元948年,赵匡胤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随军征讨李守贞。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国号为“周”,是周太祖,赵匡胤得补任东西班行首,加拜滑州(今河南省安阳市)副指挥使。954年初,周太祖逝世,外戚柴荣继位为周世宗,赵匡胤调任中央禁军。
在后面的日子里,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实力,不断建立战功,并被柴荣提拔为殿前禁军最高统帅,柴荣去世后,幼主初立,年仅7岁,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皇,成为北宋太祖。而王彦超的日子也过得不错,他先后升任同平章事、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等职,在后周对北汉、南唐的战斗中屡屡战功,是后周的重要大将。
后周灭亡之后,王彦超成为了赵匡胤的部下,此时的他想到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便开始着急了,害怕赵匡胤对自己出手。虽然赵匡胤此时也确实看王彦超不大舒服,但是他却不敢下手。一般而言,新皇登基之时势力都不大强大,很多有资历的老人甚至可以将其推翻。也就是说“得天下容易,而守天下难”。显然的,赵匡胤深知这个道理,也知道王彦超作为后周的重要大将,不是自己说处置就可以处置的,所以他手下留情了。
因此,当赵匡胤登基之后,王彦超任职凤翔节度使,后来又被加授位中书令,不久之后又改任永兴军节度使。刚开始的时候,赵匡胤或许是因为外界因素而放过王彦超的,但是后来,他发现此人的能力确实很强,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便开始真心实意对待王彦超,甚至对王彦超的父亲王重霸也是礼遇有加。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赵匡胤确实是个做大事的人,至少胸襟是一般人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