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得朱棣的喜爱,在永乐九年(1411年)被册立为皇太孙。那么朱棣为什么那么喜欢朱瞻基呢?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天,夜色深沉,月照燕王府,朱棣正在卧榻上做着美梦:朦胧中他看见父亲朱元璋远远走来,手里拿着一个大圭,一句话没说就赐给了他。他仔细一看,大圭上刻着8个字:传世子孙,永世其昌。好一个江山梦!
朱棣醒来后,努力回忆梦中的情景,大圭是皇帝权力的象征,父亲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意思还用说吗?朱棣窥视太子位已久,但因不是长子,登不了太子位。
父亲要将江山送给他吗?朱棣思想前后。恰在这时,喜讯传来,他的长孙朱瞻基降生了。联想到刚做的梦,朱棣意识到,难道梦中之境要印证在他的长孙身上不成?
朱瞻基满月时,朱棣见他长得很像自己,不由心中大喜。他想起了自己的江山梦,就叫人推八卦,心腹金忠知其心思,对他耳语:
“燕王,卦上说,这孩子有天子命。”
朱棣一听,喜出望外,张开大嘴哈哈大笑,那个梦绝对是天意,有着特殊寓意,是个吉兆。孙子有天子命,自己也该是天子吧?这件事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动很大。
果然,朱棣还是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给灭了,自己当起了皇帝。他对长孙朱瞻基更是另眼看待,这个孩子是真命天子,对他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宠爱有加。
朱瞻基果真不负众望,他天姿聪颖,从小就深得祖父朱棣的宠爱,却不骄纵。朱棣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同自己一样的文治武功的英明之君。
有一次端午节,皇宫举办热闹活动,射柳是活动之一,朱瞻基大显身手,屡射屡中,博得一片赞叹。朱棣出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后,就把眼光落在孙子身上。
大家还在绞尽脑汁时,朱瞻基跪下高声说:“一统江河日月明。”把风头占尽,朱棣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朱棣经常对大臣们说:“此他日太平天子也,好好地扶持。”
朱棣每次北征,都把朱瞻基带到身边,亲自培养他,历练他文武兼备的能力,教他如何带兵打仗。这样朱瞻基历经风雨,见世面颇多,为他以后亲征打下坚实基础。
朱瞻基有一个重大的功劳,不仅自己得到未来的使命,还保住了父亲的地位。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位子一直在风雨飘摇中,他最终登基着实沾了朱瞻基不少光。
父子俩是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钉,年轻的朱瞻基也被卷入斗争漩涡中。但凭借祖父的呵护,他的睿智与勇气,多次化险为夷,最终使父子俩顺利登上皇帝宝座。
朱瞻基继承了皇祖父朱棣的英武,也具备了父亲朱高炽的睿智。
有一次,朱棣儿孙去凤阳祭祖,途中大家健步如飞,只有胖太子朱高炽足迹严重,全程由两名内侍搀扶,踉踉跄跄,出尽洋相,于是朱高煦幸灾乐祸嘲笑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
谁知朱瞻基应声回击:“更有后人知警。”
朱瞻基常在皇爷爷身边,护卫在父亲左右,对这个皇叔了如指掌,对他从没有过好感。朱高煦不由自主回头看了一眼,也就是这一眼,他看到了侄子一双带着笑意又充满敌意的眼睛,心里一惊。
他当然更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更有后人知警”的侄子,把他打败后还将他扣到一个大鼎里活活烤死了,子孙也被残杀殆尽,一脉完全断绝在朱瞻基手里。
之后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登基,但10个月之后就突然病逝了。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监国,按照父亲的愿望,准备把国都从北京迁往南京。
朱高煦听说哥哥死了,异常兴奋,准备半路截杀朱瞻基,自立为帝。但聪慧的朱瞻基估计他不会立刻动手,就没带很多人马,快马加鞭赶回北京,接管了政局。
朱瞻基少年时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学习怎么当皇帝,积累了一定的治国经验。回到北京后就一边处理父亲后事,一边调动兵马加强北京城防备,以从容登基。
这年,他28岁,风华正茂,很有风度。
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当了皇帝,朱棣是看不到了,他最不放心的儿子朱高炽也已随他去了。至于那个大圭梦,就追随到朱棣的坟头去萦绕吧。朱家的皇帝位,已转移到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一脉的孙子辈了。
朱瞻基当了皇帝,首要的任务就是平藩王朱高煦。朱瞻基刚刚即位,朱高煦认为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也像他的父亲朱棣一样造反了,不过他真是太小看了朱瞻基。
朱瞻基在杨荣等人支持下,很快包围了乐安城。朱高煦手下认为他没啥出息就按兵不动,朱高煦没有外援,只得束手待毙弃城投降。朱瞻基生擒朱高煦,大获全胜。
群臣劝朱瞻基将其正法,但朱瞻基只将其贬为庶人,一次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煦不思悔改将其绊倒,朱瞻基恼怒之下对其施K刑。朱高燧明哲保身交了兵权得以保全。
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朱瞻基这里得到了解决。之后他休兵养民、革除前弊、整顿纲纪、减免赋税等。
朱瞻基是史书中评价颇高的皇帝,随祖父北征血染战袍,侍奉父亲至孝至诚,做文人诗文书画堪称大家,论德行又继承了父亲的宅心仁厚。
在他执政的11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仁宣之治”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