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68章 迎敌祠(2)该如何理解?讲述了什么故事?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68章 迎敌祠(2)

《迎敌祠》是墨子探讨城池防守方法的篇章之一。它主要讲述迎敌前的各种祭祀规则,对巫师卜师的态度,誓师形式以及各级官吏、将士的职守和有关布防问题。

墨子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天志、明鬼,也就是对鬼神的敬重,他认为鬼神是确实存在的,因此他主张在战争之前,要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希望鬼神能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祭祀必须有诚意,因此在对待巫师卜师时,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让他们尽心尽力为国家办事,而且祭祀要虔诚,一定要对鬼神持敬重的态度。祭祀的虔诚度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败。

【原文】

凡望①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举巫、医、卜有所长,具药,宫之②,善为舍。巫必近公社,必敬神之。巫、卜以请守③,守独智巫、卜望气之请而已。其出入为流言,惊骇恐吏民,谨微察之,断罪不赦。

牧④贤大夫及有方技者若工,弟之。举屠、酤者置厨给事,弟之。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出葆⑤,循沟防,筑荐通途,修城,百官共财,百工即事,司马视城修卒伍。设守门,二人掌右阉,二人掌左阉,四人掌闭,百甲坐之。

城上步一甲、一戟,其赞三人。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旁有大率,中有大将,皆有司吏卒长。城上当阶,有司守之。移中中处,泽急而奏之。士皆有职。

城之外,矢之所逮,坏其墙,无以为客菌。三十里之内,薪蒸、水①皆入内。狗、彘、豚、鸡食其肉,敛其骸以为醢,腹病者以起。城之内,薪蒸庐室,矢之所逮,皆为之涂菌。令命昏纬狗纂马,掔纬。静夜闻鼓声而噪,所以阉客之气也,所以固民之意也,故时噪则民不疾矣。祝、史乃告于四望、山川、社稷,先于戎,乃退。公素服誓于太庙,曰:“其人为不道,不修义详,唯乃是王②,曰:‘予必怀亡尔社稷,灭尔百姓。’二参子尚夜自厦③,以勤寡人,和心比力兼左右,各死而守。”既誓,公乃退食。舍于中太庙之右,祝、史舍于社。百官具御,乃斗④,鼓于门,右置旂,左置旌于隅练名。射参发,告胜,五兵咸备,乃下,出挨⑤,升望我郊。乃命鼓,俄升,役司马射自门右,蓬矢射之,茅⑥参发,弓弩继之;校自门左,先以挥,木石继之。祝、史、宗人告社,覆之以甑。

【注释】

① 望:占望。

② 宫之:提供住房。

③ “请”字后疑漏一“报”字,将实情报告守将。请:读为“情”。

④ “牧”应作“收”。

⑤ 出葆:视察堡垒。

① “水”应作“木”,前疑有一“材”字。

② “乃”应作“力”;“王”应作“上”。“唯乃是王”:唯力是尚。

③ “厦”应作“厉”。

④ “斗”应作“升”,于是上庙。

⑤ “挨”应作“俟”。

⑥ “茅”应作“矛”。

【翻译】

以气占望,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等种类的区别,能明白这些“气”的分别的人可以预先知道成功、失败,吉祥和凶险。所有有专长的巫师、医师和占卜的人,要根据他们的特长,置备药物,供给住房,妥善安排居处。巫师住的地方一定要靠近祭土地神的地方,一定要把神灵当神灵来敬重。巫师和卜师将实情报告给守将,只能让守城主将知道其占望的结果,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如果巫师卜师出入制造传播流言,弄得官民惊恐不安,就要谨慎地暗中侦察,处罚那些制造传言的巫师卜师,不要赦免他们的罪过。

将贤大夫和有专长的种种技师集中起来,给予相应的第等。挑选屠夫,酿酒人安排到厨房供职,也要给予职务等级。一般守城的法规,县师负责视察堡垒,巡视河沟城防,阻塞敌人的道路,修缮城墙,所有大小官吏要供应战争所需的钱财粮饷,所有有手艺的人都要各施所长,司马根据城防情况布派兵士守门,二人掌管城门右边门扇,二人掌左边门扇,四人共同掌管开关城门的职责,百名带甲的兵士坐守城门。

城墙上每一步派一个带甲的兵士,一个拿戟的兵士,另加三个帮手。每五步安排一个伍长,每十步安排一名什长,百步任命一名佰长。在城的四面,每面有一个大帅,城的中央有大将指挥。这样逐级都有首领和各自的职责。在上城墙的阶梯处,城上有专职的官兵把守。将文书簿籍转移到合适的地方,选取紧急重要的部分上报。军士也都有各自的职守。

在城外,箭能射到的地方,要把墙统统推倒,以免成为敌人的防御工事。三十里以内,所有柴草树木一律运进城内。狗、猪、鸡,吃掉其肉,将其骨头收集起来制成酱,肠胃有病的可以用它治病。在城内,凡是柴草堆和房屋,只要从城外,箭能射到的地方,都要抹上一层泥。命令在黄昏之后,城内人拴住狗,套住马,务必拴套牢实。夜深人静之时一听到鼓声就一齐呐喊,用来压制敌人的气焰,同时也用来稳定自己的民心,这样老百姓就不会惊扰不安了。太祝和太史官在战前要祭告四周的山川和宗庙,然后才退出。诸侯穿着白祭服在太庙誓师。誓词说:“某人干不合道义的事情,不修仁义,一味崇尚武力,还说:‘我一定要灭掉你的国家,消灭你的百姓万民。’我的几位大臣尚自我勉励,勤力辅助我,率领部下齐心协力,誓死保守国土。”誓师结束,诸侯才退下用餐。临时住在中太庙的右边房舍中,太祝和太史临时住在社庙。其他百官各奉其职,上庙,在庙门击鼓,门的右边插上旗,左边插上旌旗,在门的左右角布置铭识。兵士们发射三箭,祈祷胜利,各军兵种一应齐备,仪式结束后下太庙,出外等候登上城门台观望城郊的情景。接着命令击鼓,一会儿登上门台,役司马从门的右边向四方发射用蓬蒿制成的箭,拿矛的兵士则用矛向空中刺三下,接着弓箭手向空发射;军校从门的左边行一种制胜的巫术“挥”,然后木头擂石齐下。太祝、太史,礼官向社庙祭告,然后将祭品用做饭的陶器甑盖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