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71章 杂守(4)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呢?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71章 杂守(4)

这是墨子守城篇的最后一篇,他系统地总结了守城中还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知道墨家的防御系统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大军事体系:他以全民动员作为最深厚的力量,以纵深立体防守构成固若金汤的堡垒,以高科技器械作为抗敌的强大力量,以全方位的后勤保障为前线提供可靠的支持,以“旗帜”“号令”作为协调作战的指挥通讯手段,以严明的军纪与赏罚分明的措施作为执行命令的保证。我们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当然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外来的威胁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某些曾经还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此我们不能不保持高度的警惕。

墨子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他的众多战略思想对我们现在仍有启发意义。但他之所以只研究守城,而不研究攻城,这与他的“非攻”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他认为战争是残忍的,是劳民伤财的,而在他生活的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他主张“非攻”,处处为小国家着想,也就只研究守城,而不研究攻城,他认为攻打别人的城池就是错误的。

【原文】

寇至,诸门户令皆凿而类窍之,各为二类,一凿而属绳,绳长四尺,大如指。寇至,先杀牛、羊、鸡、狗、乌①、雁,收其皮革、筋、角、脂、脑、羽。彘皆剥之。吏橝②桐,为铁錍,厚简为衡枉③。事急,卒不可远,令掘外宅林。谋④多少,若治城[无法输入]为击,三隅之。重五斤已上,诸林⑤木,渥水中,无过一茷。涂茅屋若积薪者,厚五寸已上。吏各举其步界中财物可以左⑥守备者上。

有谗人,有利人,有恶人,有善人,有长人,有谋士,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士,有内人①者,外人②者,有善人者,有善门人者,守必察其所以然者,应名乃内之。民相恶若议吏,吏所解,皆札书藏之,以须告③之至以参验之。睨者小五尺,不可卒者,为署吏,令给事官府若舍。

蔺石、厉矢诸材器用皆谨部,各有积分数。为解④车以枱,城矣⑤以轺车,轮轱广十尺,辕长丈,为三辐,广三尺。为板箱,长与辕等,高四尺,善盖上治,令可载矢。

子墨子曰: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也;城小人众,二不守也;人众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远,四不守也;畜积在外,富人在虚,五不守也。率⑥万家而城方三里。

【注释】

① “乌”应作“凫”。

② “橝”应作“栗”。

③ “枉”应作“柱”。

④ “谋”应作“课”,征收。

⑤ “林”应作“材”。

⑥ 左:犹“佐”,辅佐。

① 内人:容人。内,通“纳”。

② 外人:排斥他人。

③ “告”字后脱一“者”字。

④ “解”应作“轺”。

⑤ “城矣”应作“城矢”。

⑥ 率:大致,大概。

【翻译】

敌人打来时,所有的门户都要凿上两种孔,一种孔是用来穿绳子用的。绳四尺,指头大小。敌人打来了,就先杀掉牛、羊、鸡、狗、凫、雁等家畜家禽,并收集这些牲畜的皮革、筋骨、角、油脂、脑、羽毛。猪都要剥下皮。官吏们选取橝木、桐木、栗木制成铁錍,厚的木料就选做横柱。如情况紧急仓促之间不能从远地弄来,就命令就地取材、挖掘外宅的林木。按修缮城墙和攻击敌人所需的三倍量征收。重五斤以上的木材浸入水中,数量不可超过一排。用泥涂抹房屋顶和堆积的柴草,泥巴厚度要有五寸以上。各级地方官吏都要调查和征收自己所管辖地区内可以用来辅助打仗的财物并上交官府。

世上有谗间之人,有好利之人,有恶人,有善人,有具有专长的人,有谋士,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士,有能容人者,有不能容人者,有善于待人的人,有善于守门的人,守城主将一定要考察他们为什么具备那种品性或特长,名副其实的才接纳任用。百姓们互相仇恨或对官吏提出控告及被告的辩护,都要一起书写记录在案收存,以等候控告人到来时用以参考验证。身高仅五尺不能当兵的人,就让其他在官府中当差或者让他们在官府和个人家里服务尽责。

所有防守用的军事器材如擂石、锋利的箭等,都要小心谨慎地部署,并且分别要有存放的固定数目。用枱木制造装载弓箭的轺车,车辕长一丈,有轮子三个,轮与轮之间宽六尺。拼造车厢,车厢长度和车辕一样长,高度为四尺,要妥善给车厢加上盖子,并把车厢里面修治整齐,使它能够盛装弓箭。

墨子说,有五种情形不便防守:城太大而守城人数少,这是第一种不便防守的情形;城太小而城内军民却太多,这是第二种不便防守的情形;人多而粮食少,这是第三种不便防守的情形;集市离城太远,这是第四种不便防守的情形;储备的守城物质在城外,富裕的百姓也不在城中,这是第五种不便防守的情形。大概说起来,城中居民一万家,城邑方圆三里,这种情形可以坚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