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他的功业不是建立在自我牺牲之上的

受到影视娱乐作品的影响,很多人对狄仁杰的第一印象就是“神探”,但在真实历史上,狄仁杰虽然断过不少案件,但这并非他一生中最突出的优点。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狄仁杰最出色的还是能够在唐中期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左右逢源,不管是在李唐一方,还是在武则天一方都落得了好评,甚至被夸赞为“名臣之体”,他的同僚蔺仁基也评价说“狄仁杰是个贤者,天下只此一人”。

在中国历史上名臣可不少,比如岳飞、于谦等等都是后世敬仰,历朝历代追封的大英雄,但是在笔者看来,狄仁杰和他们都不同,他的功业不是建立在自我牺牲之上的,那么狄仁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混乱大唐中的“操盘手”

武则天这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性,在晚年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储。

当时朝堂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拥立武则天的亲侄子武三思当太子,第二种观点是迎回被贬谪在外的老太子李显。

这两人都和武则天以及各派政治集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算是武则天本人也苦恼不已,于是她选择征询狄仁杰的意见。

一次,在被问起接班人的问题时,狄仁杰就表示应该把老太子李显给迎回来。武则天不解,询问原因,狄仁杰解释:自古以来,只是听说儿子祭祀母亲的,还没有听说过有侄子祭祀姑姑的,就算是侄子能想起来姑姑,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血缘的疏远,到最后还有谁能记得陛下您呢?

还有一次,武则天做了一个梦,遇到自己变成折断翅膀的鸟儿,于是询问狄仁杰为何意。狄仁杰抓住机会,表示:翅膀就如同自己的血亲骨肉,如今老太子被贬谪在外,他能够返回到您的身旁,就像是鸟儿有了新的翅膀。

在狄仁杰的不断劝说下,老年武则天终于感念起了母子之情,也得以让庐陵王李显再次重返权力中心。另外,在狄仁杰的建议下,李显的回朝仪式举办的甚是隆重,这基本就昭告天下李显是女皇正式的接班人了武三思等人也就没啥非分之想了。

换言之,狄仁杰虽然在武则天手下效力,但却一直致力于李唐的复兴,打牢了法统和人才基础,像辅佐李显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姚崇等名臣,都是狄仁杰推荐出来的。

二、“铁血硬汉”狄仁杰

狄仁杰所处的时代应该是唐代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不仅有唐、周之间的较量,后来还发生了越王叛乱等事件,此时的狄仁杰正在豫州当刺史。

当时朝廷让张光辅去平叛,结果此人仰仗权势,竟然放纵手下的士兵去祸害百姓,并且勒索官府,狄仁杰面对这一行为,是怎么也不肯同流合污,张光辅很生气,就去质问这个职位远不如自己的“地方官”。

狄仁杰见到他根本不畏惧,还大声的呵斥:“你是在平乱还是在生乱?要是我手上有尚方宝剑,非得一剑砍死你不可”。这句话气的张光辅是上气不接下气,一句话说不出来。

后来,狄仁杰被政敌诬陷,落到了唐朝著名酷吏来俊臣手中,来俊臣让心腹马仔王德寿去审讯,问狄仁杰:“你肯定不想死,我也得升官发财,你和杨执柔是上下级的关系,干脆把一切问题都推到他身上,这样你免罪了,我也审问有功能升官了,你看怎么样?”

狄仁杰一听,接着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但凡是个人能干这事?”说完直接就一头撞向石柱,搞了个头破血流。王德寿等人压根就没料到狄仁杰能这么硬刚,吓了一跳不说,担心他出问题惹祸,还连忙道歉,就这样,狄仁杰不畏强权,不惧酷吏的美名也就传遍了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期间,一年断案涉及两万余人,其中没有一间冤假错案,用直白过硬的政绩证明了自己与天下酷吏的不同,后来关于狄仁杰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也还是得意于此。

三、不用元芳也能纵横天下

武则天在位时期,中原北方的游牧民族发展很快,导致边境祸端丛生,狄仁杰时常以将军的身份带兵出征,在边疆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

这可不是大慧猜的,根据史料记载,万岁通天年间,东北的契丹部落攻入冀州,整个河北地区为之震撼,魏州刺史独孤思庄因为惧敌,便把所有百姓聚在城中防御。

狄仁杰临危受命率军出征,到了魏州一看,于是告诉所有人:“现在敌人还距离此地甚远,大家完全没必要惊恐,就算敌人来了,也由我去抵挡”。就这样,魏州的百姓放下心,开始有序的生产。

后来契丹人听说狄仁杰率军镇守,不敢攻打,只能撤军。当地百姓为了歌颂狄仁杰的退敌之功,还为他竖了碑。此后狄仁杰还担任过河北道行军元帅一职,全权负责对契丹的作战,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北方游牧政权。

必须要说的是,狄仁杰不仅能自己带兵上战场作战,还有一双会识人的眼睛,李楷固和骆务整原本是游牧民族叛逃而来的降将,按照唐朝的法律是要被处于极刑的,狄仁杰知道后就向女皇谏言,说二人都是北方部落中出名的战将,作为天朝上国,理应饶恕其罪状,并且赐予一定的官爵。

一来可以给其他北方将领一定的诱惑,二来这些降将必然为大唐、为陛下立下功勋,三来,这是彰显陛下恩威和胸襟的好时候。在他的建议下,武则天力排众议封赏了李楷固等人,果不其然,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大唐著名的将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