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如果没有许攸的话 曹操能不能打赢袁绍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时,如果许攸不反叛,曹操能打赢袁绍吗?

很难,许攸就是在袁绍和曹操进入对峙的时候投奔曹操的。

当时曹操需要早点决战,而袁绍却不怕跟他进行旷日持久地相持不下。原因就是:袁绍兵多粮足;而曹操则粮草缺乏。曹操已经几乎到了难以为继、黔驴技穷的时候。曹操也一度想要退兵回许都。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回许昌,迟疑不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

后来,荀彧回信一封,书略曰: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计之奇,断不可失。惟明公察焉。

荀彧的话,怎么看都是唯心论。将军交战把胜利的希望放在敌方不会用兵或者生变上,放在己方英明神武上;而不是放在敌我双方实力的对比上,这不是唯心论吗?

不过,荀彧聊聊数语的唯心论还真是坚定了曹操必胜的信念,坚持下去了。曹操在苦苦支撑,等待着袁绍犯错误,等待着战机的出现。

袁绍还真的是很配合,接连不断地昏招频出。

先是袁绍派大将韩猛押运粮草被曹兵劫走。袁绍才意识到了粮草安全的重要性,就派大将淳于琼带兵两万到乌巢镇守,保护粮草。这一项人事任命又是重大的用人失误。因为,淳于琼是一个大酒鬼,不符合独当一面。这是袁绍犯的第二个错误。这个错误还有点侥幸的意思,那么袁绍接下来所犯的错误是致命的。

袁绍拒绝了许攸的建议。许攸当时是袁绍帐下最积极主张攻打曹操的谋士,因此对于这次战争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许攸对于袁、曹双方的兵力部署,作战特点都了然于胸。许攸的情报信息是许昌空虚,曹操缺粮。

许攸于是建议袁绍分一支兵前去夜袭许昌。许昌是曹操的大本营。这是釜底抽薪之计,曹操一旦许昌陷落就有了后顾之忧,军心必然大乱,曹操也无家可归了。

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建议,更错上加错的是他逼走了许攸。原因是许攸的子侄辈有贪污腐败的行为。袁绍不能容忍许攸的子侄辈发战争财,就开除了许攸。

许攸羞愤不已,欲自杀,被手下人拦住了。手下的人建议他投奔曹操。许攸手下的人都建议他投奔曹操,由此可见袁绍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曹操的粮草仅够支用一天的时候,许攸到来了。这简直就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曹操真的是喜出望外,在自己无计可施的关键时刻,敌方的参谋长来投奔了,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吗?

这个大馅饼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袁绍免费赠送的。曹操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出去迎接许攸。曹操的粮草仅够一天,也就是说:再等一天,曹操就会因为缺粮而军心动摇起来了。到那时候,曹操再英明神武,恐怕也只有求和或者退兵两条路可走了。而无论是求和还是退兵,都意味着袁绍的胜利。

当然,换了别人也许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不过曹操是不可能投降的,哪有上级向下级投降的道理?

许攸的到来,意味着曹操的困难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尽管黑得像头发,黑得像煤炭,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是黑暗即将消失了。因为,许攸带来了光明。许攸被曹操指明了取胜的道路。

许攸建议曹操袭击乌巢。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高明的智谋,曹操之所以没有想到,主要原因就是曹操不了解袁绍的底细和兵力部署。许攸了解啊,因为许攸是参谋长啊,更重要的是,许攸对这场战争非常上心。

曹操听从了许攸的建议,并且亲自动手,带兵五千前去夜袭乌巢。淳于琼在醉意朦胧之中被曹军擒拿了,乌巢的粮草被曹操全部付之一炬。

袁绍的粮仓被烧,果然军心大乱。大将张郃、高览叛变投敌,又造成袁绍实力大损。袁绍终于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不可挽回的巨大代价。后来,曹操又用关门捉贼、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袁绍。袁绍无力回天,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

应该说,不是许攸的计策,曹操当时并没有想到,也不了解袁绍的“七寸”之所在,所以曹操当时已经是黔驴技穷了。没有许攸,曹操当时不能速败袁绍。至于最后能不能打败袁绍,关键不在曹操,而是在袁绍。袁绍不出错,曹操就坚持不下去而退兵;袁绍如果出错,曹操就有机可乘。另外,刘备还在曹操的后方袭扰曹操。

所以说,不是许攸的投奔,曹操很难取得胜利。这也是许攸功高盖主被许褚所杀的主要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