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秋节凹晶馆联诗,黛玉与史湘云都说了些什么?

凹晶馆联诗,堪称《红楼梦》黛玉、湘云两位才女的绝唱,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八月十五中秋节,红楼梦中也着重写了贾府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这个中秋节除了写到贾母的伤感外,还写了贾府两位客人,黛玉和史湘云的月夜联诗,其中湘云的一句牢骚话,暗示了黛玉在贾府的真实处境。

原文如下:湘云笑道:“怎么得这会子上船吃酒才好!要是在我家里,我就立刻坐船了。”黛玉道:“正是古人常说的:‘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何必偏要坐船。”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

这原本是湘云的一句牢骚话,暗示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史湘云在史家的真实处境并不凄惨,二是黛玉在贾府的真实处境很尴尬。

原本像这样团圆的日子,黛玉和湘云应该在家里与自己的亲人父母在一起分享月圆之夜的美好祝福,可这两个孩子都是孤儿,黛玉与湘云不同,湘云只是偶尔来贾府小住,算是来往比较频繁的客人,而黛玉族中没有至亲,在贾府就变成了寄居,而不是小住。这样的区别就是,湘云在贾府受了委屈,立即吵闹着要收拾东西回去,不在这里住了。而黛玉即便是有了委屈,有了想法,也只能把泪水咽在肚子里。

黛玉虽然有外祖母的疼爱,可贾母的眼睛无法面面俱到,黛玉的委屈自然不敢提起,她连吃个燕窝都不肯和外祖母说,可见到底还是客人,还需要一份客气在其中。湘云虽从小在贾府长大,但她的那句牢骚话,也足以说明她在史家的地位,她在史家至少是自由自在不受这样的约束的,喜欢什么就去做,而不像在这里,喜欢也不敢说。

黛玉在贾府的处境,让我想起了读过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在外祖母家小住的情形。真的是在家千日好,在外一日难,虽然是外祖母家,你也会有诸多的不便,比如想吃的东西,不敢去拿,不敢去要,尤其是舅母的态度,表面上外人面前对你很好,私下里会很厌恶你。当时那个小女孩吃饭的时候不敢多吃,饭后没有吃饱,外祖母不在家,她不敢要东西吃,就忍到下一顿。生病了,心里很难受,因不是自己的家,不敢说疼。

还好这个女孩只在外祖母家住了一年就被妈妈接走了,但她对那段日子的回忆一直都是灰色的,后来长大后,她甚至不愿意去那里。黛玉比起这个女孩幸也不幸,幸的是外祖母十分疼爱她,总是怕她受委屈,不幸的是她再也没有了父母亲人,即便是在这里受了委屈,也回不去了。

同是孤女,史湘云性格比黛玉开朗,比黛玉豁达,这也是她劝黛玉想开些的原因。按理说,黛玉与湘云都算是贾府的客人,她们又都是孤女,她们的感触应该一样才对,可黛玉却比湘云伤感。

黛玉伤感的原因有二,如下:

一、贾府的悲音感染了她。这个中秋节算是贾府最后一个中秋节,在这之前,甄家被抄,贾母的情绪一直不高,有些伤感,王熙凤又病了不能来参加,贾母少了一个逗趣的人,心里的伤感加重了。

贾府的这种悲音的情绪感染了黛玉,让黛玉变得更加伤感。一旦贾府出现了问题,或者出事,黛玉就彻底没有了去处。她即便可以回到林家,那里也只是一个空壳了,再也没有家的味道。对黛玉来说,这里就等于她的第二个家,一旦这个家不在了,她就彻底无家可归。

二、与宝玉的感情没有着落。宝黛虽然彼此相爱,但婚姻还是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恰恰缺少了父母之命,又没有媒妁之言,这也是她的伤感之处。

父亲林如海临终前,有书信带给外祖母,可外祖母直到这时,对她的婚事还只字未提。她心里不清楚外祖母的态度和想法,更不知道她与宝玉的感情有没有未来,所以这个中秋节,她的心里既伤感又凌乱。

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黛玉的伤感才加重了这个中秋节的凝重气氛。只是湘云的安慰,也让黛玉在瞬间找到了暖暖的感动,她与湘云的联诗虽惊魂,却也精彩,只是有些颓废伤感了,被妙玉叫停。

原文如下: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诗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凄清奇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

黛玉与湘云的这段中秋月夜联诗也成了她们之间最后一次见面,贾府被抄前,黛玉泪尽而亡,湘云在史家被抄后,也不知所踪,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个中秋节之后,可见这段联诗也算是一语成谶葬了花魂,埋葬了她们的青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