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尊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尊素(1584年-1626年),明末官员,“东林七君子”之一,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著名学者黄宗羲之父。初名则灿,后改尊素,字真长,号白安,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人。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后又上疏论事,再忤魏忠贤意,被削籍归。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受酷刑死。有《忠端公集》。

生平简介

黄尊素之父黄曰中,别号鲲溟,清修《浙江通志》中有传,读书人出身,以教书为业,“三吴弟子经其指授者,皆为名士。每试出,私第其高下,榜发无不合者”。曰中有四子:长子尊素、次子等素、三子符素、四子葆素。

黄尊素年轻时为乡村塾师,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宁国推官等职。天启二年(1622年)升御史。他精敏强执,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为权宦所忌。次年冬,疏请召还刘宗周等学者,弹劾通政使丁启睿等。疏论任命巡抚应当京官和地方官并用,恢复在便殿召见大臣面议重要政事旧制,均不被采纳。后又上书力陈时政十失,劝帝“进贤退不肖”,抗疏论劾魏忠贤,疏入,阉党魏忠贤大怒,谋廷杖治之,经人营救,乃夺俸一年。一次,魏忠贤指使数百小宦官闯扰内阁,众阁僚俯首不敢言,他厉声喝止。继又上书论万燝廷杖卒,反对廷杖,并揭露权臣以此斥异己、泄私仇。数次得罪魏忠贤,天启五年被阉党曹钦程弹劾,革职,居苏州城郊。

汪文言初下狱,魏忠贤即欲罗织诸人罪,知黄尊素能识破他的阴谋。魏忠贤恨甚,指使李实弹劾他,魏忠贤遣人数探行踪,携钤印空白驾帖,填黄尊素等7人姓名往捕。适逮者失落驾帖,不敢至。他自知不能免,即囚服诣吏自投诏狱。被捕后,拷打备至,知狱卒将害己,赋诗一章,于天启六年六月一日被害,年仅四十三岁。崇祯初,赠太仆卿。福王时,追谥号忠端,崇祀忠义、乡贤二祠。事详《明史》本传及《名臣言行录》、《东林列传》、《明书》、《明史稿》等书。墓在今余姚陆埠镇化安山。

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隆万两朝列卿记》等。

推荐阅读